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飞机晚点,航空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飞机晚点,航空公司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4-10-23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8276
导读:迟延运输是航空旅客运输合同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因天气原因,还是航空管制等其他原因。如果遭遇了航班延误,迟延运输的责任该如何认定?乘客又该如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就航空旅客运输合同中迟延运输的责任认定这一问题整理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和专家观点,供读者参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15修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对旅客、行李或者货物在航空运输中因延误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但是,如果承运人能证明已经采取了一切必要措施或者不可能采取此种措施以避免损失的发生,则不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由几个航空承运人办理的连续运输,每一个承运人都应受本法规定的约束,并作为运输合同的订约一方。除非合同明确约定第一承运人对全程运输承担责任,否则旅客或其继承人只能对发生事故或延误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旅客或者托运人可以对第一承运人提起诉讼,托运行李或者货物的毁灭、遗失、损坏或者延误。旅客或者收货人可以对最后承运人提起诉讼。旅客、托运人和收货人还可以对发生毁灭、遗失、损坏或者延误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提起诉讼。上述承运人应当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承担连带责任。

《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华沙公约)》

根据《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华沙公约)》第十九条规定,承运人对旅客、行李或货物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因延误而造成的损失应负责任。根据第二十条规定,如果承运人能证明已经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或者不可能采取这种措施以避免损失,则不负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如果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相关案例

案例一:阿卜杜勒·瓦希德诉东方航空公司国际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

根据该案例,当航空公司因不可抗力导致航班延误,无法将换乘旅客按时运抵目的地时,航空公司有义务在始发地明确告知换乘旅客到达目的地后是否提供转签服务,并在无法提供转签服务时告知旅客如何办理旅行手续。如果航空公司未尽此项义务或无法证明已尽此项义务,给换乘旅客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二:肖黎明诉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

根据该案例,如果航空公司因超售导致旅客延误,构成合同履行迟延,航空公司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超售使所有购票旅客面临不能登机的风险,导致合同履行障碍,航空公司有义务向旅客明确、全面、充分地告知超售规则。如果航空公司未尽此项义务,损害了旅客的知情权,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三:ABDULWAHEED诉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纠纷案

根据该案例,当航班延误导致乘客不能准时到达目的地并换乘其他航班时,航空公司有义务向换乘旅客明确告知是否提供转签服务。航空公司未尽此项义务,造成旅客信赖利益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四:张志浩诉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旅客运输合同案

根据该案例,航空公司因自身机械故障导致航班延误,且无法证明已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避免损失的发生,应当赔偿旅客因延误所受的损失。

专家观点

承运人应按客票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迟延运输的,应安排旅客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九十九条规定,承运人应当按照客票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如果承运人迟延运输,应当根据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

本条规定了承运人的义务,同时也保障了旅客的权利。根据该条规定,承运人应当履行按照客票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的义务,并在迟延运输时根据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

客票是客运合同的表现形式,记录了运输时间和班次,属于运输合同的内容。承运人按照客票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是履行合同的具体表现。如果承运人未按照客票载明的时间和班次运输旅客,迟延运输的,应当根据旅客的要求安排改乘其他班次或者退票。

在航班迟延的情况下,承运人的责任还包括告知旅客迟延原因,以及根据实际情况为旅客提供替代安排、食宿等协助。承运人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旅客的合理需要确定具体的安排。

航班延误情形下的承运人责任

根据航班延误的原因不同,可以将航班延误分为合理延误和不合理延误。合理延误是指承运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的延误,如天气原因、空中管制等。不合理延误是指承运人自身原因导致的延误,如航班调配、机务维护等。

对于合理延误,承运人在没有过失的情况下不承担责任,但如果承运人未尽到勤勉尽责的义务,导致损失的发生,仍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7条的规定,即使是不可抗力,也不完全免除债务人的合同义务,而是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而定,且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于不合理延误,承运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旅客可以要求承运人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具体的补救措施包括改签其他航班、提供食宿等服务,应当由承运人免费提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服从监管,且需获得批准才能行使言论等自由权利。他们还需定期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迁居需经过批准。同时,他们在劳动中应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

  • 管制刑期的确定

    管制和拘役两种刑罚的刑期确定、计算及适用对象的特点。管制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其刑期为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拘役作为刑罚,由公安机关执行,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且罪犯可每月回家与亲人团聚。拘役适用对象多为

  • 府谷县爆炸案件:私藏炸药罪的法律解读

    府谷县发生的一起由私藏炸药引发的爆炸案件。事故造成多人伤亡,现场破坏严重。律师解读了相关法律,私藏炸药罪的法律判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呼吁公众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管理和监管,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 故意伤害罪致死是否可判死刑?

    我国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认定及判决差异。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罚可适用死刑。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对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判决存在差异。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前提是伤害行为的非法性,伤害程度分为轻伤、

  •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种类
  • 管制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
  • 被判管制时的活动禁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