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最近的一项裁决,王某某因虐待女儿一案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在缓刑考验期内的六个月内,王某某被禁止未经同意接触未成年被害人小红及其法定代理人。
据了解,小红(化名)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父母离异后,她随母亲王某某来到上海生活。在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王某某全职照顾小红的学习和生活。然而,由于王某某急于让女儿出类拔萃,并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她经常以打、拧、咬、踩等方式对小红进行体罚教育,以此来应对小红撒谎和不努力学习的行为。即使学校老师和邻居多次劝阻,王某某仍不悔改。
2015年4月7日,小红就读的学校老师发现她身上有明显的伤痕后,立即向区未成年人保护部门报告,并在其指导下向公安机关报案。小红随后被带离母亲隔离保护安置。经过鉴定,小红的皮肤挫伤面积达到体表面积的74%,伤势构成重伤二级。王某某被认定无精神病,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受审能力。公安机关于2015年4月21日将王某某传唤到案,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王某某以教育女儿为由,长期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其重伤,构成虐待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最终,王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
法官表示,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往往持续时间长,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传统思维中存在“清官难断家务事”和“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的观念,导致很多人对于身边发生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听之任之,缺乏国家作为儿童最高监护人的意识。对于这种情况,相关知情人应及时报案,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保管人需要求对方提供资料和物品性质说明,并具备相应保管条件。若违反规定擅自保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存货人应说明物品性质,保管人有权拒收违规仓储物。单位犯罪将被判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被判无期徒刑罪犯的朋友探监的相关问题,包括朋友探监的规定、申请探监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项。根据《监狱法》的规定,朋友需要向当地派出所申请出具证明,并经过监狱的批准和检查才能探监。在探监过程中,朋友的来往信件和带给罪犯的物品都需要经过监狱的检查。
犯罪经过不同期限后的追诉情况。根据法律规定,不同刑罚的犯罪有不同的追诉期限,从几年到二十年不等。同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追诉不受期限限制。法律条文明确规定了这些规定,包括在犯罪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以及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的计算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