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然而,根据《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将失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剥夺政治权利的具体含义包括: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以及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因此,在服刑期间,只有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才保留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在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将无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唆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刑法规定。
醉酒驾驶的刑罚种类及法律依据。醉酒驾驶最高刑罚为拘役,但也可能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并列举了几种具体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特定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也将受到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罪犯,是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其主刑的,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也应由公安机关执行。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这位负责人解释说,这符合刑法有关数罪并罚和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规定的要求。刑法还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在徒刑执行完毕以后才能开始执行,而不能在有期徒刑执行期间同时继续执行前罪尚未执行的剥夺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