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是一种刑罚,审判机关通过判决终身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并将其监禁于特定场所。不同国家的法学家对于无期徒刑的存在与否有不同的意见。主张废除的人认为,无期徒刑比死刑更残酷,这种刑罚使犯人对未来感到绝望,无法起到促使犯人改过自新的作用。而主张保留的人认为,对于犯下重罪但不足以判处死刑的罪犯,判处无期徒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由于刑法中规定了假释和减刑等制度,给予了犯罪人改过自新和争取出狱的机会。
目前,俄罗斯、罗马尼亚、塞尔维亚、葡萄牙等少数国家已经废除了无期徒刑。而中国刑法规定了无期徒刑,并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将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刑罚。对于有劳动能力的犯罪人,将实行劳动改造。在服刑期间,如果犯人真诚悔改或表现出立功行为,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甚至在具备一定条件下可以假释,获得重新做人的机会。
无期徒刑与不定期刑不同。无期徒刑是一种绝对宣告刑,即审判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的刑罚幅度明确确定应该判处无期徒刑的刑罚。而不定期刑是一种相对宣告刑,判决时只宣告犯罪事实,而不宣告具体刑期。根据犯罪人在监狱中的表现,行刑人员决定何时释放。中国刑法没有采取不定期刑的制度。
无期徒刑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一种主刑,其严厉程度仅次于死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可能会终身服刑,相当于国外的终身监禁。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无期徒刑犯和有期徒刑犯在监狱中所受到的管制基本相同。
只要无期徒刑犯没有重大违规行为,服从监管,一般在服刑两年后就有可能被减为18-20年有期徒刑,有些甚至可以一次性减刑到13年。根据刑法规定,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判决刑期的二分之一,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来说,不能少于13年。
无期徒刑可以因为犯人在狱中表现良好而减刑,而终身监禁则不会减刑,只能在监狱中度过一生。因此,终身监禁的刑罚比无期徒刑更为严厉。以上是关于无期徒刑的相关内容。
无期徒刑的执行机关、减刑和假释的规定、适用情况等相关内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将在监狱或其他指定场所执行刑罚,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在执行期间,如果表现出悔改和立功行为,可以获得减刑。适用情况包括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死刑缓期执行
无期徒刑减刑的相关规定及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减刑。无期徒刑是一种严厉的刑罚,要求罪犯至少服刑,但法院会根据表现作出减刑裁定。例如,某罪犯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因立功表
短期罪犯的减刑程序和条件。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建议,并组成合议庭审理。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表现悔改或立功可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犯罪活动、检举犯罪等。减刑后的刑期不能少于规定的限度。
现行刑法下有期徒刑的相关情况。有期徒刑通常是数罪并罚或死缓、无期徒刑转有期徒刑后的结果。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若能表现出良好行为、立功表现,可获得减刑。有期徒刑的刑期相对较长,但会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与立功情况有所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