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案(九)》将于2015年11月1日生效实施,引起了对于犯罪用新法还是用旧法的争议,尤其是在涉及"终身监禁"刑罚的情况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终身监禁"适用于2015年11月1日以后审理的案件。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终身监禁"适用于犯特别严重贪污受贿、判死缓的罪犯。法院在罪犯减为无期徒刑后,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等因素,决定对其实施"终身监禁",并且不得减刑或假释。
2015年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刑法九的时间效力问题。
根据司法解释,"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限于2015年11月1日以后审理的案件。也就是说,之前已经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特别重大贪污受贿犯罪案件,将根据原法律的规定,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以减刑或假释。
然而,对于2015年10月31日以前实施贪污受贿行为、11月1日以后审理的刑事案件,法官将根据具体案情予以自由裁量。如果罪行极其严重,根据原刑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将适用"终身监禁"刑罚;而如果根据原判处死缓已经足以罚当其罪,将继续适用原法律的规定。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开庭时提供当事人信息,法庭调查阶段审查犯罪事实和证据,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以及合议庭评议和审判阶段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和相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和适用对象。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包括惩罚性、严厉性和矫正教育作用。它主要适用于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重大刑事犯罪和严重的经济犯罪等。适用对象主要是故意犯罪的行为人,过失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船舶碰撞的定义、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赔偿责任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船载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承运船舶的赔偿责任以及提供证据的责任等。规定自5月23日起施行。
关于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审理规定。文章明确了公证机构作为被告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受理情况,以及公证书变更、撤销或确认无效的受理方式。同时,规定了公证书争议的民事诉讼处理方式,并明确了公证机构的过错认定情形和虚假证明材料的赔偿责任。此外,文章还规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