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死缓犯在缓刑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可减为无期徒刑。如果死缓犯在缓期执行期间表现出重大立功,期满后可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尚未裁定减刑就犯下新罪,应当依法减刑后,对其所犯新罪另行审判。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的规定,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刑的管辖法院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刑案件的程序是:罪犯所在监狱在死刑缓期期满时,提出减刑建议,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后,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高级人民法院组成的合议庭对申报材料审查后,认为应当减刑的,裁定减刑,并将减刑裁定书副本同时抄送原判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2. 对于死缓犯执行死刑。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且经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其程序是:罪犯服刑监狱在及时侦查后,将侦查结果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经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由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判,所作的判决可以上诉或抗诉。一旦判决认定构成故意犯罪并生效,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核准后,将交由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执行。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侦查阶段因案情复杂和侦查要求高等因素,时间较不确定,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死刑适用对象有限制,如犯罪时未成年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缓期间表现不同,刑罚结果也有所不同。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依据我国监狱法的规定,实施网络犯罪行为被法院判处有罪的,需要进行关押的,就会送到监狱服刑。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判决书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