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主要包括两罚制和单罚制。
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罚金数额没有限制。同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其中主要是自由刑。
对个人判处自由刑的情况有两种:
(1)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与个人犯罪相同的刑罚。例如,对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2) 在少数情况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例如,对受贿罪的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种情况下,单位犯罪的刑罚远轻于个人犯受贿罪的刑罚。
在某些情况下,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本身。例如,对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单位犯罪行为,刑法规定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本身。根据数额的大小,判处不同程度的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非法集资7000万的处罚问题。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可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单位犯罪需对单位及直接负责人员处罚。非法集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立案追诉涉及发行金额、投资者人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单位犯罪责任的范围,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标准。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文章强调必须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