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经营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构成投机倒把违法违章行为的,其非法所得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对于有进销价的情况(包括批发价、零售价),以销价与进价之差作为非法所得的计算依据。
2. 对于属于生产加工的情况,以生产加工的产品的销价与成本价之差作为非法所得的计算依据。
注:直接费用是指正当的运输费、保管费、差旅费等三种直接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
3. 对于为投机倒把活动提供运输工具收取的运输费的情况,根据《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如果构成投机倒把行为,从中获取的经济利益包括运输费,应视为非法所得。但如果当事人只是在从事正常的运输业务中上当受骗,未构成投机倒把的,其所收取的运输费不应视为非法所得。
4. “成本价”指生产加工产品的原材料购进价格,不包括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其他费用。
为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活动提供货源、支票、现金、银行账户等其他方便条件,或者代出证明、代开发票、代订合同,即使未直接参与违法经营活动,但在违法活动中采用各种手段牟取非法利益的,以全部非法收入作为非法所得的计算依据。
投机倒把违法违章行为人如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处理决定之前已缴纳税款的,在计算非法所得时应予以扣除,未交纳的不予扣除。
在计算非法所得时,如果有商品已经售出但货款尚未收到的情况,也应将该情况纳入计算范围。
对于无照经营的案件,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按照投机倒把案件的方法进行计算。
对于没有任何正式票据的情况,将其全部收入作为违法所得的计算依据。
对于个人无照经营案件难以确定的情况,可以根据违法行为人口述或提供的书面清单作为确定违法所得的依据。
对于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不扣除生产加工成本。
对于经核准登记但经营方式中擅自加工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不扣除生产加工成本。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及其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该刑罚对于惩罚和教育犯罪分子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比例和范围过小、不当适用和单一适用等。为正确适用没收财产刑罚,审判人员应树立“主刑”和“附加刑”并重的观念,并划清与追缴赃款赃
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及经济犯罪等可能适用的没收财产刑的情况。危害国家安全罪可并处没收财产刑以体现其严重性。对于经济犯罪及贪利性犯罪,没收财产刑可惩罚贪财图利的犯罪并剥夺其继续犯罪的物质条件。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处罚措施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与侵权法律的区别。对于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根据损害程度,行为人需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包括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保护公平竞争
诈骗所得并不属于不当得利,诈骗所得是属于违法犯罪所得,而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的利益,并且会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失。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