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拆迁和拆迁协议并非同义词,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协议拆迁可能是由非政府机构,如开发商私自进行的,因此存在违法的可能性。而拆迁协议则是在协商好补偿问题后由相关政府部门与被征收人签订的协议书。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应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在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上达成补偿协议。
一旦补偿协议订立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根据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无法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应向相关市、县级人民政府提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决定的内容应公平,包括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补偿协议事项。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 调查确认知情权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要求被征收人的配合。调查结果应在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
2. 征收决定起诉权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及时公告,公告中应明确征收补偿方案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被征收人有权提起诉讼。
3. 评估选择权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多数决定或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评估机构应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房屋征收评估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征收方指定评估机构的意义何在?
4. 房屋补偿方式选择权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
5. 补偿方案及修改参与权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制定征收补偿方案并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市、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天。
6. 房屋征收补偿决定起诉权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无法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房屋征收部门应向相关市、县级人民政府提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决定的内容应公平,包括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补偿协议事项。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房屋征收应先进行补偿,然后进行搬迁。换言之,被征收人在拿到补偿款后才需要搬离。
在办理拆迁案件过程中,常常出现被征收人因补偿不理想、不合理或不公平而引发各种不当行为的情况。因此,我们提醒广大市民,法律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公平、平等,维护社会稳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法律的效力需要您去行使,如果您不去运用它,那么它只是一纸空文。只有当您尝试运用法律时,您才能体会到它的作用。
甲方村与乙方公司之间关于土地征用的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土地信息、征地补偿费用、用地手续办理、文件提供和协议份数等。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共同遵守执行。
被征收人在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如对被征收人对决定书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需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事项。若被征收人不满意,可依法申请复议。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费用损失,如设备搬迁
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家庭成员内部分配异议、无产权拆迁安置房产权证办理问题、房价变动对交易的影响以及房屋被债权人查封的风险。购房者在签订协议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风险并谨慎决策。
无证房屋拆迁补偿比有证房屋低的问题。对于无房产证的合法建筑,如果当事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选择不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协议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无效判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