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不同情况,自首可以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
一般自首,也被称为普通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一般自首的犯罪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在轻罪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特别自首,也被称为准自首或余罪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对于特别自首的犯罪人,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特别自首的从宽程度一般要大于一般自首。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情况下,可以免除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可以视为特别自首。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一般自首的情节,但如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可以从轻处罚。如果因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避免了特别严重的后果发生,还可以减轻处罚。
职务侵占案件中自首的减刑规定。根据不同的自首情形,犯罪嫌疑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减刑。若犯罪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时主动投案,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若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投案,可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此外,如实供述未掌握的罪行
打架致轻伤对方不调解的,当事人可以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获得被害人的谅解,及时到公安机关自首,表明良好的悔罪态度,以此来获得法院的从宽处理。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
依照《刑法》和《解释》的规定:以自首论的主体范围,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专指因刑事犯罪而被采取强制措施或处罚的人身自由受限的人。同时,对于在侦查中受到依法传唤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特别自首属于自首。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