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主动投案后辩解是自首吗

主动投案后辩解是自首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477
依据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投案自首表现的同,法院可以酌情对犯罪嫌疑人减轻处罚,所以对投案自首怎么认定是非常重要的,犯罪嫌疑人除了要投案还需要有供述罪行的表现,那么主动投案后辩解是自首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主动投案后辩解是不是自首

案情回顾:投案后未如实供述罪行

被告人张某1990年11月20日出生,初中文化,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人。2008年8月6日因涉嫌故意伤害罪经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潜逃,2011年9月2日由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执行逮捕。

2007年9月3日21时许,被告人张某因琐事叫上工友杨某辉、杨某强、杨某俭、杨某勋、杨某萌到某建筑工地的宿舍找到了王*辉(被害人)并与其发生厮打。王*辉被张某用刀扎伤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被告人杨某辉、杨某强、杨某俭被当场抓获。被告人杨某勋、杨某萌于2007年10月29日在家人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被告人张某于2011年9月2日在家人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被告人张某在一审判决前的讯问中均不承认其持刀扎伤被害人的事实,该案上诉到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裁定发还重审,在重新开庭审理中,被告人张某才承认其持刀扎伤被害人的事实。

争议焦点: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

本案中,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产生如下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在案发四年后主动投案,只要在庭审中如实供述了其持刀伤害被害人的主要犯罪事实,便构成自首。

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虽在案发潜逃四年后主动投案,但在公安机关、公诉机关以及法院几次开庭中均未如实供述其持刀捅人的主要犯罪事实,只在本次开庭时如实供述其持刀伤害被害人的主要犯罪事实,依法不应认定为自首。

律师说法:自首是如何认定的

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自首。

1、根据现行刑法及相关规定,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构成自首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自动投案,是指在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其中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本案中,被告人张某的行为认定为自动投案,符合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但被告人张某投案后在公安机关、公诉机关以及法院几次开庭中均未如实供述其持刀捅人的主要犯罪事实,仅在开庭时如实供述其持刀伤害被害人的犯罪事实,不符合自动投案后并如实交代自己罪行的情形,只在一审判决前作了如实供述,故不能认定为自首。

2、从自首制度的立法本意来讲,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也不构成自首

自首的本质,是行为人犯罪后自主将其犯罪行为交付国家审查和裁判。由于国家审查和裁判必须以行为人到案和查明事实为基础,因而必须要求行为人犯罪后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而本案的被告人张某投案后并未如实供述。

我国刑法规定的自首制度,是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是我们党和国家预防和惩治犯罪的成功经验的总结。设立自首制度的立法本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首制度促使犯罪嫌疑人选择投案自首,争取从宽处罚。自首从宽制度给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促使其改恶从善、重新做人。

其次,自首制度有助于预防犯罪刑罚目的的实现。犯罪嫌疑人在自首从宽制度的感召下弃旧图新、主动投案,有利于对其教育、改造。自首制度的设立和运用,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查明案情、迅速侦破案件,震慑其他犯罪意图,使他们悬崖勒马,放弃犯罪念头,有利于刑罚一般预防目的的实现。

再次,自首制度对于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查明案情,尽快侦破案件,把一切隐匿的、潜逃的犯罪嫌疑人捕获,是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犯罪嫌疑人是案件最直接的知情者,如果他们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可以为司法机关调查取证提供全面可靠的线索,使司法机关及时准确地处理案件,从而节省司法资源。

最后,自首制度有利于国家司法权的实现。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任何案件都是可以而且能够侦破的。但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有时发现不了犯罪行为,有时不能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致使国家的司法权无法实现。设立自首制度后,犯罪嫌疑人为得到从宽处罚,会更多地选择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司法权。

综上所述,被告人张某的投案行为,并非出自其真诚认罪、悔罪动机;长达四年多的潜逃,公安机关追捕,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投案后仍不如实供述;不及时归案使犯罪行为得不到及时惩罚,不利于国家司法权的实现;长期潜逃,不利于预防犯罪的根本目的实现。故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应认定为自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自首的要求及条件

    犯罪自首的要求及条件。犯罪分子需在犯罪事实未被发觉或已发觉但身份未确定等情况下主动投案,并彻底交代所犯的全部罪行。若犯罪分子能如实供述罪行并接受审查和裁判,包括匿名报案和交出赃物等情形,应认定为自首。此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罪犯

  • 自动投案的时间限制

    自动投案的时间限制及相关量刑原则。自动投案指犯罪人在未被司法机关发现前主动投案。根据规定,犯罪人可在不同情况下自动投案,包括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等。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新刑法规定可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量刑原则还需考虑犯罪的轻重、自首者的人身危险性

  • 交通肇事后的自动投案认定条件

    交通肇事后的自动投案认定条件。根据《刑法》规定,肇事者需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才能被认定为自首。自动投案的表现形式包括多种情形,如主动报案、明知他人报案仍等待、在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委托他人代为投案等。满足这些条件可以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 帮信罪如何辩护

    帮信罪的辩护策略。犯罪行为人如能主动投案自首并有立功表现,法庭可能会适当减轻或减免处罚。对于涉及的犯罪性质轻微并能自首展现良好改正态度,可能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辩护时应强调自首和态度端正。若涉及湖北地区流水7万,若没有满足帮信罪的立案标准,初次违规者

  • 双规期间自首的认定是怎样规定的
  • 什么是主动投案自首,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
  • 擅动法院查封财产会不会获刑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