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的主体是指所有被归案的犯罪分子,无论其主观恶性的轻重程度、犯罪行为的性质、可能被判处的刑罚的轻重程度,以及是否有悔罪表现、自首、坦白等情节。
立功必须发生在犯罪分子被归案后,终审判决生效之前。"被归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分子被公安机关首次询问或采取强制措施的日期起,即在询问、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和公民扭送等过程中,犯罪分子被认为是"被归案"的。二是指犯罪分子自动投案,自动投案的认定从自首制度开始。立功的开始时间不应过早确定,一般应以犯罪分子知道自己的罪行被司法机关通过法律程序确认之时为宜,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犯罪分子才会有立功赎罪的愿望。
行为要件即犯罪分子实施的立功行为。具体包括刑法第68条及司法解释规定的五种形式的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行为。
确认要件即犯罪分子所检举揭发的他人犯罪事实、提供的破案线索、提供的其他犯罪分子的藏匿地点、活动规律等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司法机关根据这些信息查证了他人犯罪事实、侦破了其他案件、抓获了其他犯罪嫌疑人。反之,如果犯罪分子所揭发、提供的内容不真实或未能查证属实,则不能认定立功。此外,即使犯罪分子想要阻止他人犯罪事实,但未能成功,或者虽然做了一些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行为,但表现并不突出,也不足以构成立功。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重大立功表现的定义及量刑标准的界定。犯罪分子通过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阻止犯罪活动,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可视为重大立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重大立功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免除处罚。文章还涉及相关法律规定,如犯罪分
协助抓获同伙的认定标准,包括协助抓捕的行为范围、认定立功的条件以及立功如何量刑等。文章指出,犯罪分子如有立功表现,可以提供重要线索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若表现重大立功,则可减轻或免除处罚。重大立功表现包括检举、揭发他人重
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为使犯罪分子得到从轻处理,犯罪分子的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不应当认定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