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会构成自首
时间:2024-05-0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那交通肇事后自首算不算自首情节呢?在此,手心律师网小编与您一起探讨。
交通肇事罪中自首问题的认定
自首的概念
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犯罪较轻者可以免除处罚。因此,自首的成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罪行。1. 自动投案: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在被司法机关发觉或未被采取强制措施前,主动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虽被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投案。2. 如实供述罪行: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交通肇事是否成立自首存在争议
在交通肇事罪中,对于自首的认定存在争议。1. 否定论认为,肇事后主动报案、保护现场、抢救被害人等行为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交通法规所规定的行政义务,因此认定为自首会造成重复评价。2. 肯定论认为,在一起交通事故发生后,可能同时涉及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两种责任并不相互否定和排斥。行政法规定上述义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而刑法规定自首的目的是因为行为人有悔罪表现和为了减轻刑事司法的负担。因此,履行行政义务并不意味着对自首的否认。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年发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自首和立功的认定标准,严格了认定程序,并明确了从宽处罚的幅度。根据该意见,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如实供述的情形符合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规定,应当认定为自首。尽管自首行为的内容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交通法规所规定的行政义务有部分相同,但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同时进行的,不影响对自首行为的定性。因此,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问题涉及三个量刑档次。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如实供述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自首。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也应认定为自首,但在量刑时应根据法定刑较重的情况,视情况决定是否从宽处罚和从宽处罚的幅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重大立功表现量刑标准的界定
重大立功表现的定义及量刑标准的界定。犯罪分子通过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阻止犯罪活动,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可视为重大立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重大立功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免除处罚。文章还涉及相关法律规定,如犯罪分
-
交通肇事后的自动投案认定条件
交通肇事后的自动投案认定条件。根据《刑法》规定,肇事者需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才能被认定为自首。自动投案的表现形式包括多种情形,如主动报案、明知他人报案仍等待、在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委托他人代为投案等。满足这些条件可以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
电话传唤合法吗
传唤分为书面传唤和口头传唤。派出所通过电话进行治安传唤时,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传唤的理由和依据,建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如果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明确告知已涉嫌某某犯罪,然后直接去派出所并如实供述主要犯罪行为的,有认定为自首的余地。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
-
主动供述自己的罪行应符合哪些情况
-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怎么认定,向个人投案会成立自首吗
-
主动交代犯罪行为能否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