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刑司法实践中,减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然而,在减刑适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犯罪分子漏罪或再犯新罪的数罪并罚问题。数罪并罚是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减刑制度时不可忽视的问题。
减刑之后,如果发现原判决宣告前罪犯还有其他罪未判决的情况,即漏罪,就需要对新发现的罪进行判决,并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减刑之后,如果刑罚执行期间罪犯再次犯罪,就需要对新犯的罪进行判决,并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这种情况下,需要将之前未执行的刑罚和新罪所判处的刑罚进行合并执行。
总之,针对减刑适用中的数罪并罚问题,可以根据减刑之后发现漏罪和再犯新罪的情况进行区分,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刑罚的执行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情况下,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当根据总和刑期和数刑中最高刑期的关系,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如果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应当执行有期徒刑。如果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和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需执行。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也需要执行,相同种类的附加刑可以合并执行,不同种类的附加刑需要分别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如果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情况,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并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如果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情况下,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并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数罪并罚的定义、原则及计算方法。数罪并罚指的是一个人多次犯罪,审判机关根据刑法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合并处罚。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文章还介绍了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况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数罪并罚的具体情形,包括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实施刑法第140~148条的犯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出售、运输假币等行为。对于多种犯罪行为,根据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也探讨了一次走私活动中既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货物、择一重罚的具
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数罪并罚原则。当犯罪分子构成累犯并涉及多个罪名时,法院会进行数罪并罚,并在刑期基础上加重处罚。累犯的认定条件包括前罪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在赦免后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且后罪为故意犯罪。
我国刑法中关于数罪并罚时是否构成累犯的判断标准。一般累犯需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五年内再次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特别累犯则为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犯罪分子是否构成累犯,并决定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