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如果犯罪人又犯新罪并且在原判决宣告前被发现有漏罪的情况下,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根据刑法第70条的先并后减方法进行并罚;然后再将新罪的刑罚与之前的并罚刑罚还未执行的刑期根据刑法第71条的先减后并方法进行并罚。
例如,犯罪人甲某因犯甲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又犯乙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还发现在原判决宣告前有漏罪,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根据先并后减再并的方法,首先将漏罪的6年有期徒刑与甲罪的8年有期徒刑进行并罚,得到8年以上14年以下的刑罚。如果决定执行12年有期徒刑,则犯罪人还需执行7年有期徒刑。然后,再将乙罪的7年有期徒刑与未执行的7年进行并罚,得到7年以上14年以下的刑罚。如果决定执行11年,则犯罪人实际上需要执行16年。
1. 如果甲某因A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执行了5年后发现有漏罪B罪,B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甲某还需要执行多少年刑?根据先并后减再并的方法,甲某还需要执行5~13年的刑期。
2. 如果甲某因A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执行了5年后又犯新罪C罪,C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甲某还需要执行多少年徒刑?根据先并后减再并的方法,甲某还需要执行8~13年的刑期。
3. 如果甲某因A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执行了5年后发现有漏罪B罪,B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同时又在刑罚执行期间犯下新罪C罪,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甲某还需要执行多少年徒刑?根据先并后减再并的方法,甲某需要执行的刑期最短为8年,最长为20年。因此,甲某实际执行的刑期最短为13年(8+5),最长为25年(20+5)。
数罪并罚原则的三种形式,包括吸收原则、并科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吸收原则以轻刑被重刑吸收为原则,但存在重罪轻罚的缺陷;并科原则虽然公平但可能导致刑罚过于严厉,执行困难;限制加重原则在坚持有罪必罚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处罚方式,但仍存在局限性,
贪污罪与滥用职权罪是否能适用数罪并罚的问题。在中国刑法中,判决宣告以前犯几个罪或是判决宣告后在刑罚执行期间犯新罪都属于数罪并罚的范围。根据不同刑罚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不同的并罚规则,如何确定数罪并罚的刑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此外,还介绍了数罪并罚的具体规定
数罪并罚原则在刑事法律制度中的意义和作用。该原则旨在根据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对一人所犯的多个罪行进行合并处罚,体现了罪刑相适应、有罪必罚和实现刑法目的的要求。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适用方式包括吸收原则、并科原则、折合原则和分离原则。
顾某因涉及抢劫、强奸、绑架和勒索罪被湖北省某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顾某因生活拮据产生犯罪念头,先后对多名单身女子实施犯罪行为,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法律解读部分详细阐述了顾某所犯罪行的法律定义和量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