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数罪并罚 > 数罪并罚刑期具体计算方式是什么

数罪并罚刑期具体计算方式是什么

时间:2024-09-17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983
一般情形下,数罪的并罚直接以上述规则处理,关键的问题是对于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期间又发现漏罪或者又犯新罪的并罚方法,因此时本罪已经被依法判决并执行了一定时间(刑期),与另罪的并罚就涉及对该已经执行的刑期如何处理的问题。对此,刑法第70条、71条作了规定,分别适用“先并(加)后减”与“先减后并(加)”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区别点在于看在刑罚执行期间所发现犯罪是漏罪还是新罪,如果是漏罪(即在判决宣告以前实施而未被判决的犯罪),应适用“先并后减”的并罚方法,如果是新罪(即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期间所犯的罪行),应该适用“先减后并”的并罚方法。也就是说:漏罪并罚——先并之后再减去已执行过的刑期,从而确定出此时(即发现漏罪而进行并罚时)仍须执行刑罚或刑期幅度;新罪并罚——先减去已经执行过的刑期,再用余刑与新罪之刑进行并罚,得出的结果就是此时(即因犯新罪而进行并罚时)仍须执行的刑罚或刑期幅度。该规则设计的意义在于对新罪并罚结果体现出对犯罪分子更为严厉性:常常使其执行刑(合并刑)最低起点较高,并且有可能使其实际被执行的刑期超过20年。

先并后减再并

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如果犯罪人又犯新罪并且在原判决宣告前被发现有漏罪的情况下,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根据刑法第70条的先并后减方法进行并罚;然后再将新罪的刑罚与之前的并罚刑罚还未执行的刑期根据刑法第71条的先减后并方法进行并罚。

案例

例如,犯罪人甲某因犯甲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又犯乙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还发现在原判决宣告前有漏罪,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根据先并后减再并的方法,首先将漏罪的6年有期徒刑与甲罪的8年有期徒刑进行并罚,得到8年以上14年以下的刑罚。如果决定执行12年有期徒刑,则犯罪人还需执行7年有期徒刑。然后,再将乙罪的7年有期徒刑与未执行的7年进行并罚,得到7年以上14年以下的刑罚。如果决定执行11年,则犯罪人实际上需要执行16年。

问题解答

1. 如果甲某因A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执行了5年后发现有漏罪B罪,B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甲某还需要执行多少年刑?根据先并后减再并的方法,甲某还需要执行5~13年的刑期。

2. 如果甲某因A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执行了5年后又犯新罪C罪,C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甲某还需要执行多少年徒刑?根据先并后减再并的方法,甲某还需要执行8~13年的刑期。

3. 如果甲某因A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执行了5年后发现有漏罪B罪,B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同时又在刑罚执行期间犯下新罪C罪,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甲某还需要执行多少年徒刑?根据先并后减再并的方法,甲某需要执行的刑期最短为8年,最长为20年。因此,甲某实际执行的刑期最短为13年(8+5),最长为25年(20+5)。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数罪并罚的定义和原则

    数罪并罚的定义、原则及计算方法。数罪并罚指的是一个人多次犯罪,审判机关根据刑法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合并处罚。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文章还介绍了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况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 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判决原则

    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判决原则。对于数罪中的每一种犯罪,法院会分别判决,若其中有死刑或无期徒刑,则执行相应刑罚。有期徒刑、管制和拘役的刑期有上限。量刑时,法院会先对每种犯罪分别量刑,再将各罪刑罚相加得到总和刑期,并在数罪中的最高刑期和总和刑期之间决定执行

  • 数罪并罚的具体情形

    数罪并罚的具体情形,包括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实施刑法第140~148条的犯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出售、运输假币等行为。对于多种犯罪行为,根据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也探讨了一次走私活动中既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货物、择一重罚的具

  • 数罪并罚的刑期怎么计算

    刑法第70条、71条作了规定,分别适用“先并(加)后减”与“先减后并(加)”的方法。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一般情形下,数罪的并罚直接以上述规则处理,关键的问题是对于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期间又发

  • 拘役算不算犯罪记录
  • 管制的刑期是怎么规定的
  • 刑事管制是指什么,管制的期限应该如何计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