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土地承包方式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时间:2023-12-06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13
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村的生产活动是由村集体统一安排的,人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得到巨大的解放,那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就相关的知识进行解答。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定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的一种形式,采用家庭为承包主体,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通过承包使用合同将承包户的权利与义务联系起来,实现农村经济的有机整合。

承包合同的功能

通过承包合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承包户应向国家上交的定购粮和集体经济组织提留的粮款等义务与承包土地的权利明确联系起来,同时明确发包方向承包方提供各种服务。

包干到户的形式

绝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包干到户的形式,即将生产经营的责任划分到每个家庭的经济单位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分配仍按劳分配原则进行,集体和家庭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分有合。这种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适应中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推行进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了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逐步在全国推广。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

打破旧有农业耕作模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历史选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历史选择,与传统的大集体时期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相比具有较大的进步。它在改变农村经济格局的同时,奠定了经济发展和后续改革的基础,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为农民脱贫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

解放农村生产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适应农业发展水平

由于全国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大规模经营不适合农业生产。将经营单位划分为家庭,与手工劳动的生产水平相适应。

克服平均主义

以家庭为经济单位可以克服集体劳动中的平均主义问题,避免了对每个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难以准确统计的困难。

提高责任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确定为动物、植物等生命体,要求农民有更强的责任心。以家庭为经营单位有助于实现这种要求。

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农民脱贫起到了重要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