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在押犯人如何假释
时间:2025-02-1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职务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犯罪的一种行为,职务犯罪的主体往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些人员犯罪会对政府的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职务犯罪在押犯人如何假释?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职务犯罪在押犯人如何假释
假释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服刑的职务犯罪分子要进行假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在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犯罪分子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职务犯罪的种类
根据修订后的刑法规定,职务犯罪分为三大类: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在刑法第八章中规定了十五个条文,包括以下十二个罪名:1. 贪污罪2. 挪用公款罪3. 受贿罪4. 单位受贿罪5. 行贿罪6. 对单位行贿罪7. 介绍贿赂罪8. 单位行贿罪9.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10. 隐瞒境外存款罪11. 私分国有资产罪12. 私分罚没财物罪
渎职罪
渎职罪在刑法第九章中规定了二十三条,包括以下三十四个罪名:1. 滥用职权2. 玩忽职守3. 枉法追诉裁判罪4. 私放在押人员罪5. 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包括以下七个罪名:1.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罪2.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搜查罪3. 刑讯逼供罪4. 暴力取证罪5. 虐待被监管人罪6. 报复陷害罪7.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破坏选举罪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建立该制度有助于国家掌握犯罪信息,制定和调整刑事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并保障犯罪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在这方面已有所进展,但仍需按照基本要求逐步推进,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框架内工
-
无期徒刑的假释条件和限制
无期徒刑假释的相关条件和限制。法律依据上,犯罪分子需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刑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并表现悔改态度等才能申请假释,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假释条件包括实际执行时间、监规遵守情况、悔改态度和是否再犯罪等。累犯及严重暴力犯罪不
-
法律对假释的期限限制
中国法律对假释期限的限制。对于被判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为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对于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则依照特定规定。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执行刑期的限制进行假释,如罪犯有重大发明创造、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具备专门技能等。
-
假释家属需要做什么
假释相关的程序及要求。监狱会寄送意见书给派出所,家属需配合完成相关手续并盖章。未成年人罪犯、老年和身体残疾罪犯以及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假释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满足假释条件的罪犯需由监狱管理部门向法院申请,法院将作出是否假释的裁定。
-
假释制度及其适用条件
-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
-
职务犯罪在押犯人如何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