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人身保险合同 > 车身被人恶意划伤保险公司要不要理赔

车身被人恶意划伤保险公司要不要理赔

时间:2024-10-16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30
车身被人恶意划伤保险公司要不要理赔

车身划痕险与车损险的理赔范围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的吉普车上有“4x4”的标志,停放在院子里的时候,不知道被谁在后面用刀子在“4x4”后面划了一个“=16”。虽然这个故事本身并不重要,但关键在于车子受到了恶意伤害,那么应该由哪种保险来赔偿呢?根据车险条款,这种恶意划痕属于车身划痕险的理赔范围。

车身划痕险的保障范围

车身划痕险是车损险的附加险,其承保范围恰好是车损险中的免赔范围。根据车损险条款,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划痕,而车身划痕险条款则规定保险人负责赔偿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划痕。此外,车身划痕险还提供保障,包括恶意的车身划痕。相比之下,车损险条款规定保险人不负责赔偿因被盗窃、抢劫、抢夺等引起的损坏或车上零部件、附属设备丢失,当然也包括在此过程中造成的车身划痕。

无明显碰撞痕迹且恶意划痕的赔偿问题

那么,对于既有明显碰撞痕迹又属于恶意划痕的情况,哪个条款可以赔偿呢?从条款来看,无论是车损险还是车身划痕险,都不会将其纳入理赔范围。因为是恶意所为,所以车损险不予赔偿;因为有明显碰撞痕迹,所以车身划痕险也不予赔偿。

案例分析:车身受损的赔偿问题

投保人李先生遇到了这样的麻烦事。李先生对自己刚买一年的POLO轿车非常珍爱,所以连续两年都为爱车投保了全险,其中包括车身划痕险。今年5月的一天晚上,李先生听到爱车的报警器大声鸣叫起来。他赶忙下楼一看,一个长头发的女人正拿着一块砖头朝着自己的车狠命砸。看见李先生过来,那女人急忙逃走。李先生顾不上追她,赶忙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车。车身已经被砸出了明显的碰撞痕迹,并且出现了一尺多长的几道划痕。

据李先生介绍,他根本不认识那个女人,也没有仇怨。那个女人当晚还砸了其他几辆车,可能是神志不太清醒。李先生无法找到那个女人来赔偿损失,只能寄希望于保险公司的赔付。他认为,自己为爱车投保了全险,保险公司肯定会赔偿。

保险公司的赔偿拒绝

然而,保险公司告诉李先生,这种情况既不属于车损险的理赔范围,也不属于车身划痕险的理赔范围,因此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李先生当时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奈。

保险公司的规定和原因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在车损险方面的规定差异不大,一般都将保险责任集中在碰撞、倾覆、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倒塌或坠落等遭受的损失方面,而将他人故意行为排除在理赔责任之外。保险公司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人故意行为的风险太大,保险公司无法掌控。曾经有一家保险公司针对车损险的这一缺陷推出了一个附加险,但没多久就停止了。原因是无法控制风险。当前的车身划痕险虽然提供了对他人恶意行为造成的损失的保障,但只保无明显痕迹的划痕。对于像李先生遇到的这种情况,目前的车身划痕险无能为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公司船舶险触碰责任赔偿范围

    保险公司船舶险在船舶碰撞事故中的责任赔偿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海上保险合同主要涵盖保险人名称、被保险人名称、保险标的等。船舶碰撞的构成要件包括发生在海上或其他可航水域的船舶相撞,且必须造成损害。保险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的范围进行

  • 交通事故后起诉保险公司是否必要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 交通事故保险公司理赔程序详解

    交通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的理赔程序。首先,发生交通事故后必须立即报案并在规定时间内通知保险人,否则保险公司有权拒绝理赔。其次,保险公司会前往现场进行勘验和定损,同时交警会进行事故责任认定。接着,投保人需携带相关证件办理理赔手续,并在车辆未定损前不得进行

  • 朱女士母亲购买保险合同存在违规行为

    朱女士母亲购买保险合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应在销售新型产品时提供包含投保人确认栏的投保单,并进行回访记录。然而,朱女士的母亲因文盲无法完成这些步骤,且未接到任何回访。此外,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需如实告知相关情况,否则保险人可

  •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
  • 案情介绍
  • 网签与纸质合同的法律效力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