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释委员会是一个重要的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
假释委员会定期到监狱进行检查,以了解犯人的改造表现情况。
假释委员会负责接受犯人的假释诉求,并对其进行审议和决定。
在决定是否假释一个犯人之前,假释委员会会主持假释听证会,以收集相关证据和听取相关当事人的陈述。
假释委员会还负责召开假释评审委员会,以决定是否适用假释或撤销假释。
根据《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第十条的规定,监狱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需要召开会议,对刑罚执行部门提交的提请减刑、假释建议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会议应当有书面记录,并由与会人员签名。
监狱还可以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列席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会议。
根据《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监狱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后,应当在监狱内公示提请减刑、假释的罪犯名单以及减刑、假释意见。公示内容应当包括罪犯的个人情况、原判罪名及刑期、历次减刑情况、提请减刑假释的建议及依据等。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如果在公示期内,监狱人民警察或罪犯对公示内容提出异议,监狱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应当进行复核,并告知复核结果。
根据《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监狱在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完成评审和公示程序后,应当将提请减刑、假释建议送人民检察院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后,监狱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应当将提请减刑、假释建议和评审意见连同人民检察院意见一并报请监狱长办公会议审议决定。如果监狱对人民检察院意见未予采纳,应当予以回复,并说明理由。
贪污受贿犯罪中的死刑缓刑是否可以减刑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贪污受贿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判处死缓后可减为无期徒刑,但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涉及公共财物,主要特征是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和死缓能否减为有期徒刑的问题。对于未成年、老年和身体有残疾的罪犯,符合一定条件可以适用假释。死缓减为有期徒刑后,符合条件的罪犯也可以假释。但假释的罪犯一般不得减刑,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同时,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方可考虑假释。
假释期间犯新罪的处理原则。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撤销假释并对其新罪行作出判决,数罪并罚。假释期间的刑期不算执行过的刑期,而是与犯新罪的刑期合并执行。数罪并罚旨在全面处罚犯罪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判决根据罪行性质和情节进行,
假释的法律后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需遵守规定,如果没有再犯新罪、发现漏罪或违反监管规定,则视为原判刑罚执行完毕。若再犯新罪或违反规定,应撤销假释并进行相应处罚。此外,犯罪分子被假释后,附加刑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仍须继续执行。摘要概括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