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可以采取开庭审理或者书面审理的方式。然而,以下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开庭审理:
对于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报请减刑的案件,应当进行开庭审理。
对于报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释一般规定的案件,应当进行开庭审理。
对于公示期间收到不同意见的案件,应当进行开庭审理。
对于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案件,应当进行开庭审理。
对于被报请减刑、假释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应当进行开庭审理。
对于人民法院认为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应当进行开庭审理。
因此,减刑假释案件可以委托律师进行代理。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而有以下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
对于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
对于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
对于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
对于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
对于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
对于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
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以下期限:
对于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对于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
对于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因此,假释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罪犯,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但不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具体来说,犯罪分子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形:
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假释。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离婚财产法院代保管的法律问题。法院的主要职权范围在于审理离婚案件并处理相关财产分割问题,而离婚财产的保管责任应由离婚双方自行承担。双方可以协商约定财产的归属和保管方式,或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委托第三方进行保管。法院没有保管离婚财产的职责和权力,因此离婚双
刑事拘留后的法律程序和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刑事拘留后的审判时间,包括一般案件和重大复杂案件的审理周期。同时,详述了被拘留人的处理方式,包括讯问、审查、提请批准逮捕等步骤。文章还强调了委托刑事辩护律师的重要性,指出律师在公安、检察院和法院阶段都有特定工
被告在强制医疗案件中的辩护方式。被告可由监护人或辩护律师进行辩护,并委托一定数量的人员作为辩护人。人民法院在受理强制医疗申请后会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通知被告的法定代理人到庭。针对被申请人孙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且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情况,代理人认为应对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