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与实务中,对于聚众斗殴罪有无未遂形态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聚众斗殴罪是行为犯,只要一着手实施犯罪就构成既遂,不存在未遂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聚众斗殴罪的法定犯罪行为由聚众和斗殴两个行为构成。当行为人在聚众斗殴的故意下着手实施聚众行为时,就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法定的犯罪行为。只有完成了聚众行为并着手实行斗殴行为时,才构成聚众斗殴罪的既遂。如果仅仅实施了聚众行为就因意志以外原因而终止,应属于犯罪未遂。
1.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对于因民事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民间矛盾引起的互相斗殴、结伙械斗,如果后果不严重的,可以做无罪辩护。
这种辩护强调两点:
其一是聚众斗殴的原因,是民间矛盾。原因之后的报复行为虽然符合斗殴的犯罪构成,但情节上毕竟不等同于其他非民间矛盾引起的报复行为,即“情节显著轻微”。
其二是聚众斗殴的后果,不严重,即“危害不大”。
2. 轻微打架行为的无罪辩护
如果分析聚众斗殴罪指控的证据,发现犯罪性质更符合故意伤害罪特征的,并且被告人未致被害人轻伤以上的,可以做犯罪性质的无罪辩护。
如果分析聚众斗殴罪指控的证据,发现犯罪性质更符合寻衅滋事罪特征的,并且被告人未致被害人轻微伤以上的,可以做犯罪性质的无罪辩护。
3. 一般参加者的无罪辩护
聚众斗殴罪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如果被告人是一般参加者,可以做相应的无罪辩护。
4. 没有聚众行为的无罪辩护
(1) 一方只有一人的情况,属于非聚众斗殴罪。
(2) 一方有两人以上,但没有聚众行为的情况,需要全面、细致审查、判断、运用全案证据间的印证与矛盾关系,分析二人之间的具体意思联络,尤其是具体的言语表达、工具的运用等等。
5. 没有互殴直接故意的无罪辩护
如果被告人一方本无互殴故意,但是对方被告人出于各种原因诬告陷害的,也可能使正当防卫的一方成为聚众斗殴罪的被告人。只有以全案证据为根据、把握案件始终、细节、证据的本末进行综合判断,才能确定是防卫行为还是聚众斗殴行为。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应的法律处罚。文中介绍了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及其具体的法律处罚标准,并引用了相关法律依据,如《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文章旨在警示人们打架斗殴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后果严重。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和特点。电信诈骗资金难以追回,因为其特点包括无面对面接触、信息化作案、智能化手段、地域分散甚至国际化、团伙作案和赃款转移迅速。被骗资金可通过多种渠道快速转移,警方难以追踪。银行冻结账户流程复杂,且涉及多家账户,导致资金难以冻结。诈骗
假冒注册商标,数额达到二百万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