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找不到人会立案吗
时间:2024-07-0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诈骗罪的立案条件及追回被骗款项的可能性
立案条件
根据我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存在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即使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未归案,公安机关仍可以立案侦查。当然,对于没有犯罪事实、犯罪事实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其他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案件,公安机关将不予立案。
追回被骗款项的可能性
对于被骗的款项能否追回,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 追回可能性:被骗的款项理论上是有可能追回的,但实际上在实务操作中,追回的概率并不算很高。这主要取决于受害人的配合程度以及相关刑侦部门对案件的重视程度。由于网络诈骗案件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和作案区域广泛的特点,导致侦破难度较大,调查取证不方便,破案时间较长,这对于追回受害人的损失并不利。2. 受害人的配合:作为受害人,积极主动地与警方联系,并提供尽可能多和详细的有助于破案的信息,有助于警方尽快抓获罪犯并追回损失。即使在警方短时间内没有进展,也不要过于着急,应耐心等待并吸取教训,避免再次上当受骗。3. 破案后的追缴:如果警方成功破案并追缴了赃款,那么有可能将返还给受害人。但如果无法追回赃款或赃物,受害人的损失将很难追回。综上所述,对于诈骗罪案件,即使犯罪嫌疑人未归案,公安机关仍可立案侦查。然而,被骗的款项能否追回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追回可能性、受害人的配合以及警方的破案能力。因此,在遇到诈骗时,及时报警并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是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举措。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通关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骗取海关核销行为确定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条件,以及确定通关走私行为的依据。行为人通过假出口、假结转或利用虚假单证骗取海关核销,导致保税货物脱离海关监管,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可抗力导致的保税货物脱离监管不认定为走私犯罪。同时,文章还区分了
-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电影投资中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文章介绍了确认被骗事实并保留证据的方法,同时列举了电影投资中常见的欺诈手法,包括网络小程序欺诈、股票群骗局、联合出品公司欺诈和社交软件三方骗局。文章还引用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处说明。
-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利用虚假信息和数据诱导他人投资是诈骗行为,涉及诈骗罪的法律规定。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要求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文章还介绍了诈骗罪的其他特征,如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
-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的区别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之间的区别及网络诈骗的举报方式。诈骗罪是刑法规定的罪名,而电信诈骗是诈骗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遭遇网络诈骗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尽可能多地留存证据,同时向举报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打款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
民间投资诈骗的追赔方式
-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
走私罪中的强制措施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