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判处缓刑是否可限制被告高消费权益?
时间:2024-01-04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同诈骗罪判处缓刑可禁止高消费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被判处合同诈骗罪并判处缓刑的当事人,如果他们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是可以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的第一条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限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进行高消费以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消费。对于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时,应当考虑被执行人是否有消极履行、规避执行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以及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等因素。第三条规定,对于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情况,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进行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1. 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2. 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3. 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4. 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5. 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6. 旅游、度假;7.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8. 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9. 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对于被执行人为单位的情况,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上述规定的行为。如果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上述规定的行为,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经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可以适用缓刑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缓刑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适用缓刑的条件如下:1. 犯罪情节较轻:- 犯罪性质:对于性质严重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强奸、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 犯罪主观方面:对于犯罪的目的、动机恶劣,犯罪主观恶性大的罪犯,一般不适用缓刑,如惯犯、累犯或者有犯罪前科的。- 犯罪手段和危害后果:对于犯罪手段残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十分严重的罪犯,不宜适用缓刑。2. 有悔罪表现:- 认罪态度:犯罪分子是否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感到内心悔悟,并通过积极坦白和交代来表现出来。- 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反映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所减弱,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作为适用缓刑的参考因素。- 犯罪中止或犯罪后积极退赃等情节。3.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主要看犯罪分子是否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并承诺不再犯罪。4.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犯罪分子是否获得被害人的谅解以及所在地政府、居民委员会以及部分市民的建议等。通过以上规定,可以对合同诈骗罪判处缓刑后是否禁止高消费进行明确的法律约束。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通关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骗取海关核销行为确定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条件,以及确定通关走私行为的依据。行为人通过假出口、假结转或利用虚假单证骗取海关核销,导致保税货物脱离海关监管,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可抗力导致的保税货物脱离监管不认定为走私犯罪。同时,文章还区分了
-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电影投资中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文章介绍了确认被骗事实并保留证据的方法,同时列举了电影投资中常见的欺诈手法,包括网络小程序欺诈、股票群骗局、联合出品公司欺诈和社交软件三方骗局。文章还引用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处说明。
-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利用虚假信息和数据诱导他人投资是诈骗行为,涉及诈骗罪的法律规定。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要求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文章还介绍了诈骗罪的其他特征,如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
-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的区别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之间的区别及网络诈骗的举报方式。诈骗罪是刑法规定的罪名,而电信诈骗是诈骗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遭遇网络诈骗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尽可能多地留存证据,同时向举报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打款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
民间投资诈骗的追赔方式
-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
走私罪中的强制措施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