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套路贷中的诈骗罪与非罪的区别

套路贷中的诈骗罪与非罪的区别

时间:2023-10-2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148

套路贷中的欺诈罪与非罪的区别

主观目的的区别

套路贷中的欺诈罪和非罪行为在主观目的上存在差异。民事欺诈行为的当事人采取欺骗手段,旨在使对方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行为,并通过双方履行该法律行为来谋取非法利益。实质上,这是一种谋取利润的行为。而合同诈骗罪虽然在客观上可能引起他人做出一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表示,但行为人并没有真正履行约定的民事义务的诚意,而是希望对方履行不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单方义务,从而直接非法占有对方的财物。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合同诈骗罪的主观目的是直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民事欺诈则是通过双方履约来间接获取非法财产利益。

客观方面的区别

这两种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出四个不同之处:

A.行为方式上,合同诈骗罪通常表现为作为行为,而民事欺诈行为不仅表现为作为,还有相当一部分表现为不作为。

B.欺诈程度上,合同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已经达到一定程度,需要刑法来调整;而民事欺诈行为虽然在客观上也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在一定限度内,应由民事法律来调整。

C.欺诈内容上,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和实际行动;而民事欺诈行为中仍存在民事内容。

D.欺骗手段上,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意图利用经济合同来骗取钱财,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例如使用虚假的姓名、身份、空白合同书、虚假的介绍信和授权委托书等,以获得对方的信任从而实施诈骗;而民事欺诈行为的行为人通常无需伪造合法身份。

受侵犯权利的属性的区别

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财物所有权,即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并未充当经济合同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体现者,始终是物权的体现者;而民事欺诈行为侵犯的是债权,即作为侵犯对象的公私财物,已经进入经济合同设定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充当权利和义务的体现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犯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介绍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

  •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和特点。电信诈骗资金难以追回,因为其特点包括无面对面接触、信息化作案、智能化手段、地域分散甚至国际化、团伙作案和赃款转移迅速。被骗资金可通过多种渠道快速转移,警方难以追踪。银行冻结账户流程复杂,且涉及多家账户,导致资金难以冻结。诈骗

  • 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

    “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经济纠纷”之间存在着交织和混淆的情况。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如果行为人使用欺诈手段,很难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旨在通过非法占有对方财物来利用合同,而合同经济纠纷的当

  • 办理强奸案件的法律程序与关键维权原则
  • 行贿人什么情况下可免除处罚
  • 认定教唆犯有哪些问题要注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