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房产查封后又抵押给他人算诈骗吗

房产查封后又抵押给他人算诈骗吗

时间:2024-05-16 浏览: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237

房产查封后再抵押给他人是否涉嫌诈骗

根据执法机关对房产的查封,可以推断该房产存在执行可能性,暂时的所有权已经转移,本人已经失去处置权。如果擅自处置该房产,则构成诈骗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诈骗罪的客观表现

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可以分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是通过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来达到行为人所期望的财产处分。因此,无论是虚构或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关于当前或将来的事实,只要具备上述内容,就构成欺诈行为。如果欺诈行为不是为了使对方做出财产处分,则不构成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一般人会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售的商品进行夸大宣传,但未超出社会可容忍范围的行为不算欺诈。欺诈行为的手段和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言语欺诈,也可以是行动欺诈(即行为人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该义务,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或继续保持错误认识),只要行为人利用这种错误认识获得财产,也构成欺诈行为。根据刑法第300条的规定,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迷信来骗取财物的行为也属于诈骗罪。

其次,欺诈行为导致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由行为人的欺诈行为引起的,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影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和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存在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处分财产不是因为行为人的欺诈行为而产生的,那么就不构成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需要是具有处分财产权限或地位的人,而不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陈述或虚假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取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但不构成诈骗罪。

再次,构成诈骗罪需要被害人在产生错误认识后做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可以是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后,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被认定为诈骗罪。然而,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而只能构成盗窃罪。

最后,欺诈行为导致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获得财产,从而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涉及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才构成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0年11月24日第十一届监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的最新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起点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对于未遂的诈骗行为,但情节严重者,也应定罪并依法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通关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骗取海关核销行为确定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条件,以及确定通关走私行为的依据。行为人通过假出口、假结转或利用虚假单证骗取海关核销,导致保税货物脱离海关监管,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可抗力导致的保税货物脱离监管不认定为走私犯罪。同时,文章还区分了

  •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电影投资中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文章介绍了确认被骗事实并保留证据的方法,同时列举了电影投资中常见的欺诈手法,包括网络小程序欺诈、股票群骗局、联合出品公司欺诈和社交软件三方骗局。文章还引用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处说明。

  •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利用虚假信息和数据诱导他人投资是诈骗行为,涉及诈骗罪的法律规定。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要求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文章还介绍了诈骗罪的其他特征,如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

  •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的区别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之间的区别及网络诈骗的举报方式。诈骗罪是刑法规定的罪名,而电信诈骗是诈骗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遭遇网络诈骗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尽可能多地留存证据,同时向举报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打款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 民间投资诈骗的追赔方式
  •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 走私罪中的强制措施变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