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权是具有转让性质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其他方式进行流转。
转包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自己承包期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转交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其他农户耕种和经营的行为。
出租是指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自己承包期内的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收取租金的行为。
互换是指承包人之间为方便耕种或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交换的行为。虽然表面上是地块的交换,但实质上是权利义务本身的交换。
转让是指承包方在具备稳定的非农职业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经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的行为。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问题是在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时争议较大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只有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市场化方式取得的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抵押。
入股是指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自愿联合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的行为。
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民将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出租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承租方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出租方按年度以实物或货币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
土地流转试点互换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需要,对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互换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在土地入股过程中,农民可以选择将土地承包权入股给农业公司。农民凭借土地承包权可以拥有公司股份,并按股份红利进行分配。
具体选择何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承包方自主决定。承包方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是否流转以及流转的方式。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承包期限、承包合同的订立与权利义务以及取得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同用途的土地承包期限不同。承包方需按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土地并承担保护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可通过创设取得和移转取得两种方式获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包阶段、签订阶段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农用土地的用途管理制度,强调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以及国家采取必要的法定形式实行土地用途管理等方法。
农村承包权的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有学者认为农村承包权不能继承的理由是:农村承包权不是承包人的私有财产,承包合同关系不能继承,承包权是一种非财产权利,农村承包多以家
家庭承包是以农户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的承包,当农户家庭中部分成员死亡的,由于作为承包方的户仍然存在,因此不发生继承问题;家庭成员全部死亡,家庭消亡,即户不存在的,更不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应当由发包方收回承包地。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