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标是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商业标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加之地方保护、对侵权获利的疯狂追逐等因素,商标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然而,商标权的界定却存在着“禁”与“行”的不一致。在“行”的方面,商标权的效力仅限于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而在“禁”的方面,商标权人有权禁止他人在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未经许可使用近似的商标。这就使得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变得十分复杂和艰巨。
要对侵犯注册商标权的行为进行认定,需要经过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判断商标侵权行为是否能够认定或者构成侵权的因素都是围绕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进行的。
被控侵权对象的确定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即被控侵权的商标和被控侵权的商标所使用的商品。确定被控侵权具体对象的意义在于确定和固化被控侵权行为的载体,为下一步与商标权的保护范围进行比对打下坚实基础。它与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同样重要,是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另一个比较对象。
通过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以及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来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通过完成这三个基本步骤,特别是经过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后,就能够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侵犯商标权的没收物品处置方式和商标侵权赔偿金额标准。没收物品通常会被销毁,驰名商标会受保护。赔偿金额根据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或商标许可费确定,如难以确定,则参考相关证据和法院裁定。权利人需举证,侵权人如不提供真实账簿资料,法院可参照权利人主张和证据判
企业名称权的保护途径。当企业名称权被侵犯时,权利人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保护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其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此外,还提到了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冲突的解决方法。
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对摹仿翻译驰名商标的行为会进行限制和禁止。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包括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同时,人民法院在保护驰名商标时会考虑商标注册情况、商标法规定以及驰名商标认定的作用等因素。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如何确定的问题。按照商标法规定,赔偿金额基于权利人因侵权所受损失、侵权人获利及商标许可使用费等因素确定,并可在特定情况下考虑赔偿数额的上浮。赔偿数额确定过程中,法院会考虑相关因素如侵权人提供的账簿资料等,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