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 > 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有什么不同

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有什么不同

时间:2024-08-18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847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法官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存在违反法律程序,徇私枉法审理案件的,是会构成徇私枉法罪的,要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那么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有什么不同?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徇私枉法罪和包庇罪的区别

主体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即特殊主体;而包庇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构成。

犯罪手段

徇私枉法罪的包庇手段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办案活动实现包庇罪犯的目的。而包庇罪通过作假证明、帮助毁灭罪迹、隐藏或毁灭罪证等手段实现包庇行为,不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包庇。

犯罪发生的时间

徇私枉法罪的包庇行为一般发生在判决之前。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在判决生效之后实施舞弊行为,放走罪犯使其逃脱惩罚,则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而包庇罪实施包庇行为可以在行为人犯罪后的任何阶段实施,既可能在侦查、预审、起诉、审判阶段实施,也可能在判决之后实施。

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的区别

主体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但可以构成共犯;伪证罪的主体是在侦查、审判过程中出现的四种诉讼参与人,即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

客观方面

徇私枉法罪在客观上须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而伪证罪除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并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作伪证外,证人只是具有证人的身份,了解案件情况的人,不要求身份条件和具有利用职务之便的行为。

犯罪手段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手段广泛,除在制造伪证、隐匿、销毁证明材料上与伪证罪相同外,还可以在起诉、审判过程中曲解或滥用法律条文,玩弄或违反诉讼程序,使无罪的人受追诉、使有罪的人不受追诉。而伪证罪的行为人只能在侦查、审判过程中作虚假证明、作不符合事实的记录、作违背事实的鉴定、作不符合原意的翻译。

侵犯的客体

徇私枉法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伪证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人身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徇私枉法罪的客观表现

    徇私枉法罪的客观表现,包括对明知无罪的人进行追诉、对明知有罪的人故意包庇以及刑事审判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徇私枉法罪侵犯的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司法工作人员应当严格依法办事,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渎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渎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具体介绍了滥用职权罪和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以及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要件。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导致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将可能构成犯罪,并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 滥用职权是否属于监察委管辖范围?

    滥用职权是否属于监察委管辖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监察委有权管辖的范围之内的。监察委作为监察机关,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包括滥用职权行为。监察委有权对滥用职权行为进行调查、审查和追究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

  • 申请回避复议的情形及其法律规定

    回避制度在司法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该制度旨在保证案件公正审理,避免权力滥用和徇私枉法。通过回避制度,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能摆脱关系干扰,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执法。此外,回避制度有助于杜绝不正之风,维护法院和法官的公正形象,建立健康的组织人际关系和

  •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 玩忽职守的刑事责任
  •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