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其它承包知识 > 出让土地用途变更的法律适用

出让土地用途变更的法律适用

时间:2024-08-1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89

土地用途变更的法律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产生和缘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需要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然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七条却提供了选择性规定,即可以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这导致了法律适用的混乱和不明确。一些市场主体,特别是开发商,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通过变更土地出让合同用途的方式,规避土地出让的法定程序和较高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从而引发了土地用途变更的法律纠纷和腐败问题。

二、出让土地用途改变的法律性质

变更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被认定为属于合同法中合同内容变更的性质。然而,在我国特殊的土地法律制度下,土地所有权不能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真正能够交易的是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在进入“招、拍、挂”程序之前,需要经过土地所有权代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权利设计,才能依法出让。因此,出让土地用途的改变不应被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合同变更,而是一种实质性的权利变动。

三、变更出让土地用途的法律适用

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的特点和立法精神,应根据《条例》第十二条出让土地用途的法定分类来确定变更出让土地用途的法律适用。如果是同一大类土地用途的改变,可以采取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的方式。如果是跨越类别的土地用途改变,则必须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只有明确这一法律适用原则,才能合理解释不同法规的一致性,有效预防违规变更出让土地用途,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民土地流转协议范本

    农村土地流转协议的范本,包括甲方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土地流转方式、流转土地的用途、流转时限、流转数量及费用和付费方式等。合同规定了双方协商达成的条款,旨在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明确了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情况。

  •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的过程。首先,需要产生承包工作小组并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接着,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需咨询专业人士避免法律漏洞。方案需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然后公开组织实施。最后,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若承包方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需经过特别程序

  • 机动地的承包年限问题

    机动地的承包年限问题。机动地是为了解决人地矛盾而预留的土地,但存在负面作用和问题,如难以预测人地矛盾发生几率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等。中央有关文件强调控制机动地比例,不得超过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为解决人地矛盾,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机动地

  • 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要求

    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要求,包括签约主体信息、土地信息、承包期限、土地用途、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保障双方的权益。

  • 土地使用权变更流程有哪些
  • 不同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土地应当如何转换及变更
  • 土地登记有哪些类型和原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