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罪的成立首先需要存在滥用职权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在具体的职权范围内处理事项,没有滥用职权,则不能认定为滥用职权罪。然而,不能为了开脱行为人的罪责而扩大其职权范围,也不能以官僚主义为由开脱行为人的罪责。虽然官僚主义不是法律用语,但其中包括了滥用职权的行为,因此也包括了犯罪行为。
其次,成立滥用职权罪还要求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对于没有造成重大损失的滥用职权行为,不能认定为滥用职权罪。然而,对于作为滥用职权罪构成要件的“重大损失”,不能仅理解为有形的损失,还应包括无形的损失。
滥用职权罪的规定属于普通法条。此外,还有其他特殊的滥用职权犯罪即特别法条。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行为触犯特别法条时,也可能同时触犯普通法条。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认定犯罪,即认定为特别法条规定的犯罪,而不认定为滥用职权罪。
例如,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是滥用职权的行为。然而,由于法律将其规定为独立犯罪,故对该行为适用相应的特别法条,而不认定为滥用职权罪。
当行为人接受他人的贿赂后又滥用职权给他人谋取利益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时,同时触犯滥用职权罪与受贿罪。在这种情况下,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只是受贿得以实现的条件,因此,只要能构成受贿罪,滥用职权的行为就不再具有独立的意义,对之应以受贿罪从重论处。如果收受的贿赂数额不大不能构成受贿罪,则应以滥用职权罪治罪,而不能不以犯罪论处,从而轻纵犯罪。
当行为人利用职权侵吞、骗取公共财物,并因其贪污行为致使其他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时,同时触犯滥用职权罪与贪污罪。这属于想象竞合的情况,对之应选择一项重罪以后者等处罚。
根据《刑法》第397条第1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第2款规定,徇私舞弊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滥用职权行为是否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是划分滥用职权罪与一般滥用职权违法行为的界限。如果滥用职权行为仅造成一般损失,不能以犯罪论处,只能按照一般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相应的行政、党纪处分,不构成犯罪。因此,如有疑问,行为人可以咨询相关刑事律师以获得解答和帮助。
渎职罪是刑法中的一种罪责,具体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从严惩处渎职犯罪的信号已经释放出来,致死1人以上应定罪。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内容。文中介绍了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并指出XX区价格认证中心的《价格评估报告书》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李XX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最终请求法院依法宣告李XX无罪。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规决策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损失,进而使国家利益受损,将构成滥用职权罪,并面临相应处罚。对于徇私舞弊的管理人员,处罚更为
渎职罪的涉案判罚额度的判定准则和量刑标准。对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三十万元以上的情况,可以构成刑事犯罪,量刑为三至五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造成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量刑为三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渎职罪的量刑标准取决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
删除自己的东西是否算毁灭证据的问题。对于辩护律师和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等行为,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若情节严重,将面临有期徒刑等惩罚。同时,篡改证据也构成犯罪,司法工作者犯此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