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均为特殊主体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均为特殊主体

时间:2020-05-25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974
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和人民,要坚守岗位、服从命令。然而一些军人却违反自己的职责,甚至作出违法犯罪的行为,会受到惩罚,而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均为特殊主体,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或者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才能构成本罪。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员不能成为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也不能适用军人违反职责罪一章的规定。应当注意的是,如果上述人员在服役期间犯了军人违反职责罪,而在退役之后才被发现的,只要未过法律规定的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时效,仍应当按照军人违反职责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上述人员在服役之前犯罪,而在服役期间被发现,不应当按照军人违反职责罪追究刑事责任,而应当按照刑法其他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构成

必须实施了违反军人职责的行为。军人职责的范围,是我国宪法、法律、法规以及各种军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军人职责。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务,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保守国家军事机密条例》以及其他各类专门军事法规、规章中对于各类军人的一般职责,各级指挥人员、主管人员、值班值勤人员及其他专门人员的具体职责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所有军人都应当严格遵守和履行的神圣职责。任何违反军人职责的行为,都要按照军纪处理,触犯刑法,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必须是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军人违反职责犯罪还必须对国家的军事利益造成危害,就是对国家在国防建设、武装力量建设以及军事行动等方面的利益造成了危害。如果没有危害国家军事利益,也不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犯罪。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危害部队的作战行动,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泄露军事机密等等。军人违反职责罪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可能是直接的,如直接危害了作战行动,导致作战失败;也有可能是间接的,如自伤身体。在军事行动区残害、掠夺无辜居民等。军人违反职责罪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既包括对国家军事利益已经造成危害后果的,也包括可能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相关知识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相关罪名及其定义,包括虐待俘虏、私放俘虏、战时残害居民等罪名。同时,文章还涉及了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等,并详细说明了应予立案的情形。摘要强调了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以及保密规定的重要性。

  •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是国家的兵役制度,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且情节严重。其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现役军人、文职干部、士兵等,且必须是故意违反规定,出于直接故意构成。无论行为人的动机和目

  • 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是什么

    行为主体为军人,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如果上述人员在服役之前犯罪,而在服役期间被发现,不应当按照军人违反职责罪追究刑事责任,而应当按照刑法其他规定追究刑事责

  •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

    为特殊主体,即军人。根据《兵役法》的规定,预备役人员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也可成为本类犯罪的主体。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军人职责、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所谓违反军人职责,是指行为人不遵守国家有关军事法规命令

  •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主体均为特殊主体
  • 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为
  •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