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虐待俘虏罪定罪量刑如何认定

虐待俘虏罪定罪量刑如何认定

时间:2023-11-2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053
虐待俘虏罪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之一,是指军职人员对被我军俘获不再进行反抗的敌方人员,实施虐待,情节恶劣的行为。那么如何认定虐待俘虏罪呢?又是如何量刑的呢?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虐待俘虏罪的认定与区分

区分虐待俘虏罪与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界限

在认定虐待俘虏罪时,需要注意与虐待被监管人罪的区别。

虽然俘虏也属于被监管的人员,而且这两种犯罪在客观行为上有相似之处,但在定罪上可能会产生混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 犯罪侵害的客体:虐待俘虏罪侵害的是俘虏管理秩序,而虐待被监管人罪侵害的是司法监管秩序。
  2. 犯罪的客观对象:虐待俘虏罪虐待的是战时被我方俘获的敌方武装人员及其为武装部队服务的人员,而虐待被监管人罪虐待的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
  3. 犯罪的主体:虐待俘虏罪的主体是军人,而虐待被监管人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当俘虏因其战争罪行被审判而进入刑事诉讼程序时,其具有双重身份。对于这样的俘虏的虐待应按照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较重的罪名虐待被监管人罪来定罪处罚。

虐待俘虏罪的量刑

犯虐待俘虏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条及司法解释

刑法第四百四十八条: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虐待俘虏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军的俘虏管理制度。我军对投降的敌军官兵实行宽待政策,给予人道待遇,不杀不辱,不没收私人财物,受伤者给予治疗,妥善处理死亡俘虏的遗体和遗物。这是我军瓦解敌军政治工作原则的具体体现。我军不仅在战场上一直奉行宽待俘虏的政策,而且我国于1956年1月5日批准加入《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虐待俘虏的行为直接侵害了我军的俘虏管理制度,削弱了我军俘虏政策的威力,损害了我军的声誉,使敌人的反动宣传有机可乘,导致敌人顽抗到底,增加了我军夺取胜利的困难。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虐待俘虏,情节恶劣的行为。虐待的对象必须是俘虏,即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被我方俘获的敌方武装人员及其他武装部队服务的人员。如果仅为敌方的普通百姓,则不属于本罪的犯罪对象。虐待行为一般表现为侮辱人格,不人道的生活待遇,打骂、体罚、折磨及施以其他酷刑,强迫从事危险性和屈辱性的工作,摧残其身体等。随意杀害俘虏的行为属于严重侵害俘虏人身权利的犯罪,已超出虐待行为的本意,不应再以本罪论处。虐待俘虏的行为既可以发生在战时,也可以发生在战后,因此本罪没有限定为战时犯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教唆犯的特点

    教唆犯的特点。教唆犯通过劝说、利诱等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无犯罪意图的人,引导他们实施犯罪。教唆犯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与被教唆者形成共犯关系。教唆对象需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对未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人单独定罪量刑。教唆犯需具有教唆故意的意识

  •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该罪侵犯的是军情报告秩序,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隐瞒、谎报军情的行为会对作战造成危害,涉及故意掩盖真实军事情况或报告不真实情况的行为。犯罪主体主要是担负报告军事情况任务的特定人员。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投降罪

    关于投降罪和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投降罪指的是军人在战场上因畏惧战斗而投降敌人的行为,将受到刑法严厉处罚,最高可判死刑。而战时临阵脱逃罪则是指军人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的行为,其处罚程度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 刑法专业术语解析:违令作战消极罪
  • 寻衅滋事罪和治安区别
  • 刑事辩护词书写原则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