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党员受到刑事处罚如何党内处理

党员受到刑事处罚如何党内处理

时间:2024-06-21 浏览:9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335

党员违法犯罪如何进行党纪处分

党纪处分的基本原则

根据党章规定,党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法令。党的纪律要求党员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因此,党员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与党的纪律是一致的。党员应当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并且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党员是否带头守法是衡量其合格性的重要标准。

严重违法犯罪的党员处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对于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具体情形包括:1. 因危害国家安全被依法判处刑罚;2. 因经济方面犯罪被依法处以《刑法》规定的主刑;3. 因其他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不包括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4. 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5. 受到单处或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6. 畏罪逃往国外、境外、外国驻华使(领)馆。

劳动教养的党员处理

劳动教养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违法违纪人员进行强制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根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劳动教养的条件包括:1. 罪行轻微,不够受刑事处分的反革命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2. 结伙犯罪团伙中,不够受刑事处分的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犯罪;3. 有违法犯罪行为,屡教不改,不够受刑事处分的流氓、卖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4. 扰乱社会治安,不够受刑事处分的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等行为;5. 长期拒绝劳动,妨碍公务,不听劝告和制止的有工作岗位的人员;6. 教唆他人违法犯罪的人员。根据党章对党员条件的基本要求,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人员已经不再具备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的条件,应一律开除党籍。

党员违法犯罪的处理原则

党员违犯《刑法》受到处罚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但可根据情况给予留党察看处分。具体情形包括:1. 除危害国家安全和经济方面犯罪以外的故意犯罪,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未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2. 过失犯罪,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其他较轻刑罚的。符合上述规定的党员,在服刑期间停止党的组织生活,留党察看期限从刑满之日起计算。

对劳动教养的党员的处理

根据修订后的《党纪处分条例》,依法被劳动教养的党员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但中共中央和中央纪委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样的调整使得对依法被劳动教养的党员的处理留有余地,更加符合实际。

党员的责任与义务

党员作为国家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并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党员应当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并积极进行法制宣传,与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斗争,推动整个社会的法制建设。党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党纪处分的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问题,以及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和开庭程序。案件结案需由结案机关、司法部门和当事人签字生效,法定代理人可代无法认证的当事人签字。办案流程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开庭程序包括询问核定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

  • 夫妻打架的法律处理方式

    夫妻打架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轻微伤,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打人者进行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相关费用。对于轻伤,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多方面的费用。夫妻打架报警后,警察应依法处理,受害人可以向相关单

  •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

  •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强制猥亵妇女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犯罪、情节恶劣者,刑期更长。猥亵儿童会从重处罚。强制猥亵、侮辱行为需使用强制手段,包括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且目的是为了顺利实施猥亵或

  • 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8号)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