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牟利为目的,从事以下行为的人,构成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1.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明知他人用于出版淫秽书刊而提供书号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淫秽物品是指具体描绘性行为或者露骨宣扬色情的诲淫性书刊、影片、录像带、图片及其他淫秽物品。制作包括生产、录制、编写、译著、绘画、印刷、刻印、摄制、洗印等行为。复制是指通过翻印、翻拍、复印、复写、复录等方式对已有的淫秽物品进行重复制作的行为。出版是指编辑、印刷出版发行淫秽书刊。贩卖是指销售淫秽物品的行为,包括发行、批发、零售、倒卖等。传播是指通过播放、出租、出借、承运、邮寄等方式致使淫秽物品流传的行为。行为人只要以牟利为目的,实施了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这五种行为中的一种,即构成本罪。构成本罪,主观上必须有牟利的目的。第二款规定的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为过失犯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出于故意,则不构成本罪,而构成第一款规定的出版淫秽物品罪。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第3条第5项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8、9、16条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关于诽谤罪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解释指出,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依法定罪处罚。被害人通过网络实施行为并提起诉讼时,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无期徒刑减刑期限、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以及假释条件的修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延长至不少于十三年;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也有明确规定,如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期限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假释条件相应修改,
我国法律对于打伤受重伤的人导致其死亡,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文章中提及了认定故意杀人罪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与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联系、安乐死的定性处罚问题以及自杀案件的定性处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