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搜查罪司法解释
时间:2025-01-1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非法搜查罪的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的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实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9.9高检发释宇[1999]2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受到严格的司法解释。
非法搜查罪的定义
非法搜查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的行为。
立案条件
根据司法解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搜查,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才能立案:1.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的手段恶劣;2. 非法搜查导致被搜查人精神失常、自杀或造成财物严重损坏;3. 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与涉嫌犯罪无关的人身、场所进行非法搜查;4. 连续3次以上或对3个以上人(户)进行非法搜查。
滥用职权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二款,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非法搜查罪的,将会受到从重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指出服刑人员无需缴纳生活费,并详细阐述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制定的生活规范,包括起床、个人卫生、着装、卫生清洁、餐饮、集体行进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的健康问题和与警官的沟通方式,以及劳动规范,如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