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收购是指股权转让的行为,被收购股权的公司应该将转让股权取得的价款列入公司资本金中。
A公司向C公司转让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1000万,已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00万,转让价为2000万。
借:银行存款2000,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00,贷:长期股权投资1000,贷:投资收益1200。A公司确认所得2000-1000=1000(万元),即账面投资收益1200减去先期调增现在调减的减值准备200万元。
C公司以实际支付的2000万元作为计税基础。
B公司仅需进行工商注册变更即可。
如果购买企业购买的股权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收购企业取得被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被收购企业的股东取得收购企业股权的计税基础,以被收购股权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A公司以本企业20%的股权(股本1000万,公允价值为5700万元)和300万元现金作为支付对价,收购C公司持有的B公司80%的股权(计税基础1000万元,公允价值6000万元)。
由于A公司收购C公司股权的比例大于75%,股权支付占交易总额比例:5700÷6000=95%,大于85%,假定同时符合特殊处理的其他条件。依据财税〔2009〕59号文件规定,C公司可暂不确认转让B公司股权的全部转让所得,但应确认取得非股权支付额300万元现金对应的股权转让所得,即应确认股权转让所得(6000-1000)×(300÷6000)=250(万元)。
C公司取得现金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为300万元,取得A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应为1000+250-300=950(万元)。
C公司(A和C非同一控制)
借:长期股权投资——A投资 5700
银行存款 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投资 1000
投资收益 5000
C公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A计税基础为950,投资收益中只确认应纳税所得250,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00-250=4750,假设将来以10000转让长期股权投资——A,投资收益10000-5700=4300,而应纳税所得=10000-950=9050,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050-4300=4750。前调减后调增,暂时性差异。
前调减是因为没有足够资金付税,后调增是因为有钱了。
A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B 6000
贷:股本 1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700
银行存款 3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相关规定,阐述了股东在股份转让过程中无需处理公司的债权债务,并详细说明了股份转让的限制条件,包括发起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转让限制以及国家股转让的法律规定。同时,提到了股东在特定情况下不得转让股份的规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法律咨询合同不在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内,因此无需为法律咨询合同支付额外的印花税。当事人在签订法律咨询合同时,无需考虑印花税的支付问题。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股份的限制。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转让的时间限制、比例限制以及可转让股份的计算方式等。对于新增股份的转让也有具体的规定,同时要求相关人员报告股份变动情况,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法院系统为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发放债权凭证的方式结案,确立再申请执行制度,并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债务,以保护当事人权益。浙江法院系统实践债权凭证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