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的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构成一个完整的审判机关体系。
人民法院之间存在监督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人民法院通过二审程序审查下级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裁判,如有错误则按法定程序予以纠正。
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裁判。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通过死刑复核程序对下级人民法院的死刑案件实行监督。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依法解释法律等方法,指导、监督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检查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人民法院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有权调查核实证据,有权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但无搜查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的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另有规定”一是指虽然实体法上列为刑事案件,但在程序法上规定不需要侦查,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自诉案件就属于这种情况。
二是指法律规定应由其他机关或部门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这类案件有:
人民检察院依法管辖的自侦案件。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立案侦查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军队保卫部门依法立案侦查的军队内部发生的案件。
监狱依法立案侦查的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
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跨地区系列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必要时,可由主要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由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立案侦查。旅客列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由负责该车乘务的乘警队所属的铁路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规定。规定明确了铁路运输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包括发生在铁路工作区域的犯罪、针对铁路设备和设施的犯罪以及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在执行职务中的犯罪。同时,也详细列举了铁路运输法院在民事案件方面的管辖范围,涉及铁路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刑事案件受理方面的职能管辖以及审判管辖。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工作,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则直接受理自诉的刑事案件。审判管辖方面,根据级别、地域和专门性进行分类,不同级别法院管辖不同性质的刑事
再审的定义和程序,再审是对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活动。再审可以由本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对于刑事案件再审是否开庭审理取决于具体情况,某些再审案件需开庭审理如第一审程序审理的案件等,而其他一些情况可以不进行开庭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解释。详细阐述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还明确了虚假恐怖信息的定义。对于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应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