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的缺位问题
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管辖权异议制度,但该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直没有涉及。与国外一些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相比,在刑事诉讼中对管辖权异议制度的规定存在差距。这一缺位导致刑事诉讼实践中出现了问题,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无法提出对司法机关管辖错误或不适当的意见,使得管辖权异议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对刑事诉讼的公正、顺利、及时进行产生了影响。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应当根据我国刑事诉讼的现实情况,借鉴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建立起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异议制度。
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的差异导致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定义与民事、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异议的定义存在差异。在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的定义是指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认为司法机关管辖了其无权管辖的案件或者其他司法机关更适合管辖的情况下,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审查权的法院提出要求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或更适合管辖的司法机关管辖的主张。
在刑事诉讼中,要求司法机关严格按照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对犯罪进行管辖是必要的。一方面,有关法律、司法解释对刑事管辖权进行了具体划分,赋予了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管辖犯罪的具体权能,这是国家对犯罪进行程序性管辖的积极实现。另一方面,建立刑事管辖权异议制度,赋予当事人提出异议的权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司法机关错误或不适当行使管辖权的行为,使得司法机关对管辖权的行使符合程序法制原则,保证刑事诉讼程序的合理启动和规范运行。
建立刑事管辖权异议对于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刑事诉讼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是真实的,那么被害人的权益更应该受到保护。如果司法机关错误的行使管辖权可能导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被害人应该提出管辖权异议,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如果被告人抢劫了被害人的巨额财产并导致被害人重伤,在这种情况下,应由中级法院进行管辖。如果基层法院错误地行使了管辖权,可能导致被告人获得较低的量刑,这对被害人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完全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
航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问题,依据普遍管辖原则,世界各国对危及人类安全的国际犯罪具有管辖权。针对劫持航空器罪,无论犯罪地、犯罪人国籍及侵犯利益如何,我国及其他缔约国均可依据国际公约行使刑事司法管辖权。同时,也介绍了劫持航空器罪、使用暴力危害飞行安全罪和传
刑事自诉案件的管辖权和注意事项。刑事自诉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若涉及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单位,则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处理,对于缺乏罪证或证据不足的自诉案件,应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注意事项包括自诉人资格、当事
诉讼可以提起管辖异议的主体为各方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方、被告方及第三人,而刑事诉讼的参与人范围比较广,故可以提起管辖异议的主体范围也较广。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指当事人可以对何种类型的法院管辖提起异议,表示反对受诉法院对案件的管辖。行政管辖权异议的客体
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管辖权异议制度,但该项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直没有涉及。笔者认为应该根据我国刑事诉讼的现实,结合相关国家或地区合理、成熟的经验,建立起,从而保证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