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刑事拘留 > 交通事故逃逸后会被行政拘留吗

交通事故逃逸后会被行政拘留吗

时间:2023-12-0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828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一些肇事司机由于出现交通事故,有着害怕的心理,就会出现肇事逃逸行为,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会不会行政拘留的问题。

交通事故逃逸后的行政拘留

不同情况下的逃逸行为

目前,交通肇事后存在几种特殊的逃逸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为了抢救伤者而离开现场。第二种情况是肇事者在将受伤者送往医院后私自离开救治现场。第三种情况是肇事者自己受伤后先到医院治疗,然后才向公安交警部门自首。第四种情况是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因为被打伤或害怕被殴打而离开现场。第五种情况是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没有保护现场,直接到公安交警部门报案。

行政拘留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行政处罚措施,指的是法定的行政机关(特指公安机关)根据法律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行政拘留是一种最严厉的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情况,而警告或罚款等处罚不足以起到惩戒作用的情况。行政拘留的设定、实施条件和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拘留的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拘留期限一般不超过10日,严重情况下最长不超过15日。在行政拘留决定宣告后,在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被处罚人及其亲属可以找到保证人或按规定缴纳保证金,以申请行政主体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的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行政拘留的法律依据,该法对行政拘留进行了详细规定。根据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第十条第三项规定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一种,对行政拘留的性质进行了明确定位。根据该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对于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况,可以分别决定并合并执行行政拘留,但最长不超过20日。

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还对适用行政拘留的对象作了一些限制。根据该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满十六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且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七十周岁以上的人以及怀孕或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人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这一规定体现了对特定人群的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行政拘留的规定主要包括上述几个条文,其他条文则针对具体违法行为的适用情况进行了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小事故逃逸行为的法律处理

    小事故逃逸行为的法律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小的交通事故后逃逸是违法行为,报警后交通部门会受理并查缉逃逸者。报警信息包括事故详情和逃逸者特征等。逃逸对事故责任有重大影响,逃逸方可能承担全部责任,无论事故实际情况如何。总之,我国法律对逃逸行为有严格追究

  • 醉驾刑拘最短好多天

    醉驾被刑事拘留的最短期限和最长时限。公安机关对于醉驾嫌疑人可以进行先行拘留,拘留期限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是否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等。一般情况下,拘留期限最长为14日,特殊情况下可能延长至37日。醉驾嫌疑人被拘留后,如不需要逮捕,应尽快释放;如

  •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各种情形。对于酒后驾车,根据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力度加大,醉酒驾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累犯,处罚更为严厉。

  • 刑事拘留的机关及其权限

    刑事拘留的机关及其权限。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权决定采用拘留措施,其中公安机关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刑事拘留,而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尤其针对特定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拥有决定拘留的权力。虽然人民法院没有刑事拘留权,但在司法程序中拥有

  • 刑事拘留解除后,是否可以和解撤案?
  •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机
  • 酒驾、醉驾与肇事逃逸的法律关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