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指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
刑事诉讼法第60条规定了逮捕的法定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并且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3.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方法。
1.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2.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并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3.人民检察院应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1)符合逮捕条件的,应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并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
(2)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应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制作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同时通知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
4.人民检察院发现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建议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如果公安机关不提请批准逮捕的理由不能成立,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作出逮捕决定。
5.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决定后,应立即执行,并将执行回执送达批准决定的人民检察院。
6.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被逮捕人或变更强制措施,并将执行回执送达不批准决定的人民检察院。
7.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有错误,可以向作出该决定的人民检察院要求复议,但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的人。人民检察院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议,并将复议结果通知公安机关。
8.执行逮捕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应出示逮捕证并宣布逮捕。被逮捕人拒绝在逮捕证上签字或按手印的,应在逮捕证上注明。
9.逮捕后应立即进行讯问,对于不应当逮捕的,应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人或变更强制措施时,应通知人民检察院。
特别关注:对于批准逮捕的危害国家安全案件、涉外案件以及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刑事拘留37天证据不足的处理方法。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证据不足的情况,应立即释放被拘留人或者提请审查批准。同时,根据案件情况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期限有明确规定。对于有犯罪事实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根据逮捕必要性依法逮
强奸罪在立案阶段是否可以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若符合一定条件,如罪行较轻、有严重疾病、缺乏证据等,可以取保候审。此外,强奸罪的追诉期限根据不同刑罚有所不同,存在追溯时效。被害人应及时报警,以便行使追诉权。
逮捕的认定条件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逮捕必须同时满足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以及采取取保候审等方法无法防止社会危险性三个条件。被逮捕的人可能会被判刑,建议委托律师进行法律辩护。
逮捕通知书家属未收到的解决方法。公安机关应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家属,除非存在无法通知的情形,如犯罪嫌疑人信息不真实、无家属或无法取得联系等。一旦这些情形消除,公安机关应立即通知家属。对于监视居住的情况也一样。如家属未收到通知,应在相关通知书中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