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逮捕 > 原批准逮捕的认定

原批准逮捕的认定

时间:2024-01-20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8659
【批准逮捕】如何认定原批准逮捕决定

案情

李某因涉嫌收购赃物罪,2003年3月10日由甲县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同年3月16日,甲县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决定。次日,李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因而未能执行逮捕决定,根据申请依法对李某作出了取保候审决定,同时通知了检察机关。后李某未经批准,擅自离开甲县去邻省会友,并经多次传讯都未到案,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对其实施逮捕。

分歧意见

对甲县公安机关应按照怎样的程序逮捕李某,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

在甲县检察院作出批捕决定后,因为犯罪嫌疑人及时投案自首,实际上原批捕决定未能执行。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后,原批捕决定未被撤销,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暂不执行。公安机关又认为需要逮捕时,不必重新提请批准,可以直接逮捕。

第二种意见

公安机关在变更逮捕措施时,已经通知了检察机关,所以原批捕决定自动失效。公安机关又认为需要逮捕的,应重新提请检察机关批准。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首先,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法律性质来看,它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其适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妨害诉讼行为的发生,不具有惩罚性。刑诉法规定的5种强制措施严厉程度不同,适用条件各异。采用何种强制措施,要综合考虑各种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和刑事案件的具体需要,一旦采取了某种强制措施,就不能再同时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因此,当一种强制措施被变更后,原强制措施的决定就被新决定所代替,从而自动失效。在重新采取强制措施时,仍应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在本案中,由于李某及时投案自首,实际上原批捕决定并未执行。在公安机关对李某作出取保候审的新决定时,原批捕决定便失去了效力。认为原批捕决定并未失效的观点,实质上承认了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采取两种以上的强制措施,把强制措施当做惩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种手段,是对强制措施法律性质的曲解,不利于对被逮捕人权利的保障。

其次,从逮捕的法律程序上看,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只享有逮捕的执行权,而无权自行决定和批准逮捕。刑诉法之所以作此规定,是因为逮捕是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将逮捕的权限分由两个机关行使,可以防止一方任意适用逮捕措施,减少错捕、滥捕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在本案中,甲县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再次逮捕李某,应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先提请检察机关批准,无权直接对李某实施逮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拘留的解除条件

    刑事拘留的解除条件和拘留的条件。解除条件包括情节轻微、追诉时效期限已过、特赦令免除刑罚等。拘留的条件则包括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正在预备犯罪、被指认、发现犯罪证据等。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刑事拘留的期限,包括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

  • 检察院不捕复议复核时限

    检察院不捕复议复核的相关法律流程和规定。当公安机关对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提出复议时,应释放被拘留的人,如复议意见未被采纳,可向上级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检察院应立即进行复核并通知下级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这一流程旨在保障对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确

  • 强奸罪立案阶段是否可以取保候审

    强奸罪在立案阶段是否可以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若符合一定条件,如罪行较轻、有严重疾病、缺乏证据等,可以取保候审。此外,强奸罪的追诉期限根据不同刑罚有所不同,存在追溯时效。被害人应及时报警,以便行使追诉权。

  • 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逮捕的程序

    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逮捕的程序。公安机关在拘留后三日内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将案卷材料和证据移送检察院审查逮捕申请。检察院按照规定的逮捕条件进行审查,并在七天内作出决定。公安机关对检察院的不批捕决定可要求复议或复核。检察院若发现公安侦查活动违法,应

  • 刑事拘留期间的物品送达规定
  • 逮捕的认定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
  • 逮捕通知书家属未收到的解决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