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扣押财物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执法机关有权扣押涉案的财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
并非所有行政强制措施都必须由法律设定。《行政强制法》第十条规定了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
1.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这是一般规则。
2. 对于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和冻结存款、汇款以及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3. 对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和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4.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因此,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原本设定的行政强制措施,只要符合规定,仍然有效且可适用。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是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相对人所给予的法律制裁。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不同,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对犯罪行为的人给予的处罚。行政处罚也不同于行政处分,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内部上级对下级、监察机关或人事部门对违反政纪的公务员给予的惩戒。行政处罚还与行政强制措施不同,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依法对公民采取的限制人身自由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限制其保持一定状态的强制手段。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分为哪两类的问题。一类是行政机关依法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另一类是由行政机关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并由法院执行。此外,文章还涉及了有关行政诉讼法中的内容和法律规定,包括法院在审理过程中的一些规定以及对判决、裁定的处理办法等。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法律咨询合同不在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内,因此无需为法律咨询合同支付额外的印花税。当事人在签订法律咨询合同时,无需考虑印花税的支付问题。
法院系统为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发放债权凭证的方式结案,确立再申请执行制度,并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债务,以保护当事人权益。浙江法院系统实践债权凭证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