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送错误且被扭送人受伤公民要赔偿吗
时间:2025-01-12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公民对于犯罪嫌疑人是可以进行扭送的,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时,一定要确定当事人符合扭送的条件,那么扭送错误且被扭送人受伤公民要不要赔偿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公民扭送错误且被扭送人受伤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扭送不应该被扭送的人,并且造成被扭送人受伤的,由扭送的公民承担赔偿的责任,扭送人侵害了被扭送人的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对于侵害民事权益的行为,应当依照该法承担侵权责任。所谓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和财产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对于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情况,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造成残疾,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死亡,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公安立案的条件
立案的条件是指决定立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决定是否正确的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则不予立案。这一规定说明,立案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这包括犯罪的预备、实施、未遂、中止和既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证实犯罪的证据需要确实充分,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所谓“有犯罪事实”,主要指犯罪事件已经发生,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2)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应罚性的行为。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扭送公安机关是否需要办理传唤手续
扭送公安机关时是否需要办理传唤手续的问题。传唤是在讯问不需要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时使用的诉讼方法。对于被扭送到公安机关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包括同时询问被扭送人和被害人、证人,留置被扭送人并进行盘问和讯问,或立即送入留置室进行盘
-
兼职过程中受伤的责任承担
兼职过程中受伤的责任承担问题。由于兼职不被视为建立劳动关系,因此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只能按照民事侵权纠纷处理。兼职工受伤,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受伤由第三人造成,赔偿权利人可以要求该第三人或雇主承担责任。大学生兼职受伤可索要误工费,需提供收入证明和
-
接受美容院服务时受伤,如何要求赔偿
接受美容院服务时受伤如何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消费者在接受服务受伤时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消费者可以选择起诉美容院违约或侵权,要求美容院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如调解不成,法院将根据
-
扭送的情形
扭送的四种情形以及扭送制度的法律意义。扭送是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的一种权利。扭送能够阻止犯罪、保障公民人权、弘扬社会正义,是公民见义勇为行为的一种体现。公民抓住人犯后应立即送交司法机关处理,司法机关应接受并讯问扭送的人
-
楼上扔垃圾被砸伤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
超市顾客摔伤保洁公司赔偿的法律规定
-
高空抛物造成人员受伤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