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 > 委托收款单位怎么做凭证

委托收款单位怎么做凭证

时间:2024-06-08 浏览:6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883
委托收款是指收款单位委托他人收取款项的行为,委托人收款时,应该向银行出具相关的凭证,证明委托人有收款的权利,委托收款凭证一般由收款单位出具,那么委托收款单位怎么做凭证?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委托收款单位的凭证操作

一、委托收款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委托收款是一种结算方式,即收款人委托开户行代为向付款人收取款项。该方式适用于同城和异地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以及其他款项的结算。在同城范围内,根据国务院的规定,收款人可以使用同城特约委托收款来收取公用事业费。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付款人开户银行名称,如果收款人是银行以外的单位,则必须记载收款人开户银行名称。如果收款人是银行以外的单位或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则必须记载被委托银行名称。如果没有正确记载这些信息,银行将不予受理。

二、委托收款与托收承付的比较

相较于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的适用范围更广,手续也更为简便。托收承付只适用于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过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而委托收款的适用范围更广,包括在银行开立账户的各种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此外,托收承付只适用于异地的款项结算,并且只适用于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而委托收款可以在同城和异地都办理,并且适用于各种款项的结算。因此,在日常操作中,委托收款的使用频率较高,因此我们需要对其有详细的了解。

委托收款委托协议

委托收款协议

委托人姓名: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托人姓名: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委托上述受托人在本人与________________欠款纠纷一案中,作为本人参加非诉讼的委托代理人,全权代理此事,受托人在处理上述事情时应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委托权限:协商、调解、和解、收集证据、诉讼、控告。

所有追收的欠款或现实所有权益直接汇入委托人指定的账户。

开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声明:未经委托人同意,被委托人无权直接收取现金,否则您的还款行为视为无效!

我们仅委托该人与您进行友好洽谈协商,督促您尽快履行还款义务,未授权他使用绑架、非法拘禁、伤害、暴力等法律禁止的行为,对他的非法行为你可以报告当地警方或投诉。

委托方(签名盖章)受托方(签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逃税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逃税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刑罚和立案标准。逃税罪指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逃税罪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立案标准涉及逃税数额、时间和行为性质等方面。

  • 民间借贷利息个税应缴纳多少?

    民间借贷利息个税的相关问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借款利息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类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等,均适用超额累进税率或比例税率。对于劳务报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也适用20

  • 债权凭证的记载要求

    债权凭证的记载要求,内容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债权金额和依据、执行费的交纳情况、债权凭证持有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债权凭证的期限等。详细说明了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保障双方的权益和交易安全。

  • 我国刑法对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量刑规定详解

    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或者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或者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总面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数量在十张以上的;伪造信用卡一张以上,或者伪造空白信用卡十张以上的。

  • 什么是金融凭证诈骗罪
  • 变造金融票证罪
  • 委托收款单位怎么做凭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