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4-09-17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为了提高司法中的侦查和诉讼效率,法律中分别对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作出了规定,二者顾名思义,对应的是侦查羁押的期间和人民法院执行案件审理的期间,但是除此之外,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还有什么呢?请看下文中手心律师网小编的介绍。
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羁押期限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过程中被逮捕后到侦查结束的时间段。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羁押期限有明确规定,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防止案件拖延,提高侦查效率,确保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审理期限是指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规定,为提高诉讼效率和保证司法公正,对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时间限制。
二、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计算方法不同
(一) 审理期限的计算
案件的审限从立案次日开始计算,直到结案为止。
以下情况不计入审限:
- 刑事案件中对被告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的时间;
- 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而决定延期审理的时间;
- 合议庭成员、检察员等相关人员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并提出延期审理建议,法院同意延期审理的时间;
- 刑事案件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的时间;
- 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的时间;
- 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时间;
- 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时间;
- 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时间;
- 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时间。
(二) 羁押期限的计算
以下情况不计入原有侦查羁押期限,需要重新计算:
- 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有其他重要罪行的情况下,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公安机关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有其他重要罪行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决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无需人民检察院批准,但需要向人民检察院备案并接受监督。
- 犯罪嫌疑人不提供真实姓名和住址的情况下,需要查清身份后再计算侦查羁押期限。但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情况,也可以按照其自报的姓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 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的时间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其他鉴定时间则需要计入羁押期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法性原则
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当性原则和变更性原则。介绍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情境。这些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确保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基础,而强制措施的合理运用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
-
如何解决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问题
如何解决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问题。首先强调了对超期羁押问题的认识,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并加强制度建设来规范执法行为。接着提出了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和各单位间的协调配合,以确保有效执行法律。最后强调了公、检、法部门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分工配合,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刑案一般多长时间判刑
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
-
人民检察院可以对刑事裁定实行法律监督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否正确实行法律监督,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应当依法提出抗诉。(六)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由公安机关决定,无需人民检察院批准,但须
-
刑事案件羁押期限的多长
-
羁押期限和审理期限的区别是什么
-
羁押期限已满但尚未结案的人要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