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 > 逮捕的羁押期限是多久

逮捕的羁押期限是多久

时间:2024-04-12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011
逮捕是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之一,主要是针对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嫌疑人,这是一种暂时性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措施。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最长是多久。那么逮捕的羁押期限是多久?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逮捕期限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两个月。然而,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特殊案件的逮捕期限

对于某类案件,在期限届满时不能侦查终结的情况下,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两个月。而对于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即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也可以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再延长两个月。此外,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因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案件,需要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延期审查。

逮捕期限的重新计算

在侦查期间,有三种特殊情况需要重新计算羁押期限。首先,如果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那么羁押期限将从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那么侦查羁押期限将从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不能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最后,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确实无法查清其身份,那么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需要注意的是,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审查起诉阶段的羁押期限

在审查起诉阶段,羁押期限为一个月。然而,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如果改变了管辖权,那么羁押期限将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如果需要补充侦查,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将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法条依据

本文所述规定的法条依据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百二十六条和第一百二十七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羁押期限与刑期的折抵关系

    刑法中关于羁押期限与刑期折抵的关系。羁押期限可折抵刑期,仅限于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羁押期限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具体折抵规定为管制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两日,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在特定情况下,如发现另有重要罪行等,羁押期限

  • 刑事案件管辖变更对羁押期限的影响

    刑事案件管辖变更对羁押期限的影响,阐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文章指出,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涉及其他重要罪行时,羁押期限可重新计算。但对于在侦查期间改变管辖后能否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的情况,法律未明确规定。因此,对于

  •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的相关规定。对于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特定类型案件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可以再延长2个月。公安机关应在羁押期限届满前提出延长羁押期限的要求。特别重大复杂案件由最高

  • 解除程序的简化与逻辑性的不足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出在变更强制措施时存在的解除程序的复杂性和逻辑性问题。文章强调,对于取保候审和其他强制措施的变更,不应有特殊规定导致解除程序的差异。文章认为,当前的规定缺乏必要的法定条件和理论基础,应统一规定强制措施的变更方式

  • 警察抓捕嫌犯后的羁押措施:看守所与拘留所的区别
  • 羁押超过一年不诉怎么办
  • 侦查中的羁押期限及其种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