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 >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时间:2024-12-22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094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不仅有助于促进诉讼顺利而有效地运行、及时地追究和惩罚犯罪,而且直接关系到公民人身自由权的维护,鲜明地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治程度。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使得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向着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但由于观念和技术的原因,我国现有的强制措施制度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在司法实践中,其执行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而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必要。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一、适应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适应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诉讼制度的发展必须考虑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公民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都要求进一步强化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体现法治的精神和内涵。因此,对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是必要的。

二、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与完善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是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损害了法治尊严和司法权威。其中,部分强制措施的权利主体未受到合理有效的制约,主体行为的主观随意性大,从而未能在实质上保证强制措施使用的公正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采取强制措施前是否应当先询问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逮捕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特定情况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同时,还讨论了询问证人的程序及其目的,包括向证人了解情况、收集并核实证据等。在审查逮捕过程中,人民检察院还可以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摘要完毕。

  • 法律规定上诉、抗诉和申诉的期限

    法律中关于上诉、抗诉、申诉的期限以及申诉控告的对象和处理方式。上诉和抗诉期限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裁定的期限分别为十日和五日。申诉期限未有明确规定。申诉控告的对象包括司法机关未释放或解除强制措施等违规行为。申诉控告处理需及时,如不满处理结

  • 强制医疗的法律依据

    强制医疗的法律依据和审理程序。对于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且经法定程序鉴定不负刑事责任但可能继续危害社会的情况,可以采取强制医疗措施。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和决定,公安机关负责执行。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审理程序,包括合议庭审判

  •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处理方式

    逮捕后超期羁押的处理方式。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相关人员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司法机关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 申请取保候审的答复时间需要多久?
  • 如何解决超期羁押和久押不决问题
  • 刑事申诉的定义和适用法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