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收集 > 刑事证据的分类,哪些证据材料不合法

刑事证据的分类,哪些证据材料不合法

时间:2024-10-24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318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会造成一些刑事案件,对此由于我们在一些案件中都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对此很多人对于一些证据的分类等都不知道,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刑事证据的分类,哪些证据材料不合法。

刑事证据的分类及其合法性审查

刑事证据的分类

刑事证据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其特点和运用规则,用于指导办案工作。

1.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传来证据是指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

2. 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根据证据的证明作用,可以将证据分为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有罪证据用于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无罪证据用于否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

3.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言词证据是指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的证据;实物证据是指实际存在的物品或物质形式的证据。

4.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真实性,间接证据通过推理或推断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真实性。

哪些证据材料不合法

1. 作证主体不合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因此,他们提供的证言不符合法律对证据收集、提供主体的规定,属于非法证据。

2. 取证程序不合法

以威胁、欺骗、引诱等非法方式收集证据是不合法的。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向原告和证人收集的证据,如果不具备合法的收集程序,那么这些证据也属于非法证据。

3. 表现形式不合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及《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证据有七种表现形式,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如果证据不符合以上规定的形式,那么这些证据就是非法的。

4. 证据要件不合法

法律要求特定形式或法定手续的证据,如证明婚姻关系成立的结婚证必须经过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后取得。如果证据不符合特定形式或法定手续,那么这些证据就是非法的。

证据材料与证据的区别

证据是指用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而未经查证的各种证据形式称为证据材料。证据材料只是为了证明目的而提到的各种材料,需要经过质证和法庭的审核、认定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在诉讼中,证据材料出现的时间较早,而证据形成于诉讼中较后的阶段。尽管证据和证明材料之间存在差别,但在我国的诉讼法中,这两个概念没有明确区分,因此在实践中常常将证据和证据材料一词统一使用。

刑事诉讼证据种类分类原因

刑事证据的种类是指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和法定形式。证据种类的划分具有法律约束力,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证据资料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刑事证据的合法性审查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因此,审查证据的合法性非常重要,不具有合法性的证据不能作为指控犯罪、定罪处刑的根据。

1. 对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的程序审查

需要审查证据是否在完备的法律手续条件下收集,以及是否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确认其效力。

2. 对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等言词证据进行程序审查

需要注意证人、被害人是否受到威胁或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刑讯逼供等情况,同时还要审查取证人员在取证过程中是否存在指认、诱证或其他违法行为。

3. 对视听资料证据的程序审查

需要审查视听资料的形式和手续是否完备,以及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4. 对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证据的审查

对鉴定结论的审查需要考虑鉴定物是否客观真实,以及鉴定方法是否科学。对勘验、检查笔录的审查需要考虑勘验、检查是否全面准确,现场是否原始或被破坏,以及勘验、检查中提取的物品或痕迹是否与犯罪过程相关。

5. 对视听资料证据的审查

需要审查视听资料是否伪造,如果需要,可以送技术部门鉴定真伪。同时还要调查视听资料的来源,包括制作人的身份、职业和基本情况,以及与犯罪嫌疑人或案件处理结果是否存在利害关系。最后,需要判断视听资料与案件事实是否有内在联系,只有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视听资料才能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