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政法专线网络作为基础,建立信息库以获取线索并扩大案源。运用现代化的电脑网络技术储备相关信息和线索,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手机监测仪确定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的位置,以便准确、及时地控制侦查对象。这种设备主要用于侦查对象和证人故意回避侦查、隐瞒真实位置、企图潜逃或拒绝指证的情况。
通过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方式固定审讯过程,打消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心理。一些犯罪嫌疑人在侦查初始阶段如实交代全部罪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于逃避法律惩处的侥幸心理,常常部分或全部推翻原供。通过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可以有效防止嫌疑人翻供,并避免办案人员被诬告。
针对老奸巨猾、死不认账且有重大犯罪的嫌疑人,可以使用密摄、密录设备秘密提取其主要犯罪事实的证明资料,促使其全面交代。
测谎作为一种技术侦查手段,在侦查中具有缩小范围、搜寻证据和辨别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作用。虽然测谎在直接认定案件事实方面缺乏证据能力,但在审查判断证据以及判断证言可信性方面发挥作用。
侦查人员或专门实施技术侦查手段的人员是唯一有权使用技术侦查手段的主体。批准使用技术手段的程序必须符合法定要求,包括批准人员的法定身份以及授权书中对使用技术手段的时间、地点、方法和对象的明确规定,不得采用广泛使用的“拉网式”方法。执行技术手段时,只允许侦查人员参与,与案件无关的人员不能随意参与。
检察机关使用技术手段时,必须以侦查职务犯罪为目的,不能将技术手段用于非侦查犯罪的目的,如权力斗争、人事安排甚至一般性违纪违法行为等。
为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免受不合理侵害,使用技术手段必须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情况下,技术手段只针对重罪使用,并且作为最后手段选择,即在其他手段无效时才能采用。执行技术手段时,一旦达到侦查目的,应立即停止使用,超出侦查目的的使用属于过度适用。对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的证据要合理运用,只能在职务犯罪或其他相似重罪中使用,不得将其运用于轻微违法犯罪或不相关的犯罪侦查中。
在使用技术手段过程中,一旦当事人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不合法侵犯,应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其权利得到救济。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采取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同时,强调依法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公安局行政处罚的相关问题。公安机关保存的行政处罚记录和档案不会消除,这些记录对当事人今后的生活影响不大,只有在违法犯罪时司法机关才会调取。此外,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技术侦查措施是指侦查机关为了破案需要,经过严格审批采取的特定技术手段。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
视听资料作为一种独立证据,是刑诉法规定的第七种证据,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公安机关在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提供又一新的武器和法律保障.随着现实斗争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视听资料在刑事侦查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正确理解视听资料的特征,对今后收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