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操控性标准
作案工具的类型是指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特性。不同类型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作为工具,必须能够被人使用,所谓使用工具是指动物利用外界物体作为身体功能的延伸,以达到某种目的。由于工具是身体功能的延伸,因此,工具必须具有可以被行为人操控的物理特性。那些在物理特性上不能被行为人操控的物体,不能称之为工具,更不能认定为作案工具。例如,房屋在实践中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它并不能被行为人所操控,因此不能被认定为作案工具。2. 犯罪对象标准
作案工具的用途是指工具在具体的物体中的体现,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用途。根据犯罪对象来划分,作案工具可以分为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的工具和不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的工具。例如,汽车既可以作为交通工具,也可以作为杀人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当汽车被故意用来撞人时,它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其功能与驾车人故意杀人的行为直接相关,因此可以认定为作案工具,这是没有争议的。另外,自制的撬锁工具用于偷车、用于杀人的匕首、用于运送赃物的车辆等都属于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的工具。然而,现实中存在大量的案例,涉案工具并非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其功能也与犯罪分子所从事的犯罪行为不直接相关,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大众所普遍使用的功能。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犯罪预备阶段的行为或者犯罪既遂后的行为单独进行评价时,都属于刑罚当罚的行为。因此,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犯罪既遂后的行为中使用的工具也应当被认定为作案工具。例如,为抢劫而准备的刀具,在寻找作案目标的途中被抓获;盗窃得手后,利用三轮车运送赃物等等,这些刀具、三轮车都应当被认定为作案工具。然而,对于犯罪既遂后所使用的工具,由于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一般不应被认定为作案工具。例如,案例中的金杯车如果仅用于强奸犯罪完成后将被害人送回家,就不能被认定为作案工具。《刑事诉讼法》对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法律规制。规定对于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包括供述、证言和物证等。同时,也强调了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核实非法证据收集情况时的职责,包括提出纠正意见和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刑讯逼供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刑讯逼供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手段强迫其作口供的行为。构成此罪必须满足主体、行为方式、目的和结果等要件。触犯刑讯逼供罪的行为人将受到法律严惩,若导致人员伤残或死亡,将从重处罚。需注意,非法
中国于1月1日开始实施的经济犯罪相关法律规定,特别是针对非法集资的处理规定。讨论了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方式,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体。文章强调了对单位这一法人主体的规定以及对非法集资行为司法实践的规范,同时指出非法集资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
公安能否认定伪造证据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伪造证据的相关法律条文。文章介绍了司法工作人员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徇私枉法行为,以及伪造证据罪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罪的区别。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伪造证据罪的量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