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审查 > 查获的作案工具如何认定

查获的作案工具如何认定

时间:2024-12-1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497
作案工具一般指的就是违反法律法规中所使用的工具。作案工具的使用可能会使得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件的严重程度有所改变。对于犯罪分子来说,作案工具会使得犯罪更容易得逞。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认定查获的作案工具

作案工具的认定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查获的作案工具的认定存在一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作案工具的认定标准上。目前,现行的《刑法》虽然提及了作案工具的概念,但并未明确界定作案工具的认定标准,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作案工具的认定存在混乱。下面从两个方面考虑作案工具的认定标准。

1. 可操控性标准

作案工具的类型是指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特性。不同类型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作为工具,必须能够被人使用,所谓使用工具是指动物利用外界物体作为身体功能的延伸,以达到某种目的。由于工具是身体功能的延伸,因此,工具必须具有可以被行为人操控的物理特性。那些在物理特性上不能被行为人操控的物体,不能称之为工具,更不能认定为作案工具。例如,房屋在实践中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它并不能被行为人所操控,因此不能被认定为作案工具。

2. 犯罪对象标准

作案工具的用途是指工具在具体的物体中的体现,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用途。根据犯罪对象来划分,作案工具可以分为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的工具和不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的工具。例如,汽车既可以作为交通工具,也可以作为杀人工具。在实际操作中,当汽车被故意用来撞人时,它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其功能与驾车人故意杀人的行为直接相关,因此可以认定为作案工具,这是没有争议的。另外,自制的撬锁工具用于偷车、用于杀人的匕首、用于运送赃物的车辆等都属于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的工具。然而,现实中存在大量的案例,涉案工具并非直接作用于犯罪对象,其功能也与犯罪分子所从事的犯罪行为不直接相关,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大众所普遍使用的功能。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犯罪预备阶段的行为或者犯罪既遂后的行为单独进行评价时,都属于刑罚当罚的行为。因此,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犯罪既遂后的行为中使用的工具也应当被认定为作案工具。例如,为抢劫而准备的刀具,在寻找作案目标的途中被抓获;盗窃得手后,利用三轮车运送赃物等等,这些刀具、三轮车都应当被认定为作案工具。然而,对于犯罪既遂后所使用的工具,由于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一般不应被认定为作案工具。例如,案例中的金杯车如果仅用于强奸犯罪完成后将被害人送回家,就不能被认定为作案工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讯逼供行为引发的法律责任

    刑讯逼供行为的法律责任。文章介绍了刑讯逼供的刑事责任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刑罚。此外,文章还阐述了刑讯逼供涉及的立案标准,包括多种形式的恶劣手段、造成的健康损害、导致死亡或精神失常等情形。最后强调了对刑讯逼供行为进行严

  • 农村征地款纠纷中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

    农村征地款纠纷中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涉及国家依法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存在土地征用补偿费用分配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可以从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两个方面确定纠纷主体,包括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管理部门等。

  • 未成年人多次盗窃的定性

    未成年人多次盗窃的定性及预防措施。根据修正后的刑法规定,多次盗窃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盗窃行为的特征、认定及司法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盗窃,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

  • 刑讯逼供的取证手段

    刑讯逼供的取证手段及相关法律规定。辩护律师在询问证人或被害人、调取书证或物证、采用鉴定结论等方面需遵循一定规定,不能采取强制性措施。同时,对于刑讯逼供罪,司法工作人员如使用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将受到法律的处罚。刑讯逼供罪的具体处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

  • 如何确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 正确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性
  • 著作权侵权的赔偿范围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